编者按:
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
1月23日,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区人民的亲切关怀与深情厚谊,中央宣传部等国家部委主办的2025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暨慰问演出在寻乌县举办,同步拉开了我市春节文化系列活动的序幕。
广袤的赣南大地上,春节习俗绚烂多彩、特色鲜明。为深入挖掘和展示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赣州市融媒体中心旗下各媒体平台今起开设“文化中国行——我的‘非遗客家年’”专题专栏,并向社会各界开展征稿活动,诚邀广大读者朋友用文字、图片、影音记录下您和您身边的春节故事,一起分享那些与“非遗客家年”和家乡有关的所见、所闻、所感。投稿邮箱:gnrb@vip.163.com,我们将择优刊播。
本报讯(记者刘晓慧)由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指导,赣州市融媒体中心、赣州文化传媒集团、赣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共赣州市南康区委、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赣州春节联欢晚会将于1月27日晚在赣州市融媒体中心多平台同步播出。作为赣南人民一年一度的视听文化盛宴,今年的赣州春晚有哪些特色亮点?
据了解,今年赣州春晚主题为“南埜春浓赣劲冲天”,分为《金蛇献瑞千家福》《赣水扬波万木葱》《四海同欢逐浪高》《共绘新春振兴貌》四大篇章,共设置节目20个左右,涵盖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戏曲、魔术、非遗表演等。晚会注重地方文化性,强调艺术性,突出客家年味,同时打破地域限制,将赣南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陕北文化等地域文化融入节目,整场晚会内容特色鲜明,情感浓厚饱满,营造出欢欢喜喜过大年的节日氛围,展现了赣州人民奋发向上、干劲十足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的磅礴力量。
今年的赣州春晚继续采取一主多分、点面结合的方式,除了在南康区体育公园设置主会场,还在上犹、安远等地设立分会场,共同营造出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浓厚过年氛围。
相比往年,本届赣州春晚演员阵容更加强大,节目内容更加丰富,服道化更加精美。晚会邀请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资深编导、主任编辑杨泽柱,中国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著名作曲家熊玮,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宣部宣传思想青年英才杜欢,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杨俊,赣州市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席钟瑞龙等作为本届春晚的艺术顾问,邀请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主持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促进会专家组成员郭浩,省教育电视台主持人周丁丁,携手市、区主持人共同担纲主持。
在节目编排上,对赣南本土文艺节目进行全新改编创作,并向赣州各县(市、区)和各单位积极征集了部分文艺节目,涵盖歌舞、非遗、小品、魔术等,着力突出原创性、艺术性、代表性。观众既能欣赏到赣州本土原创的歌曲《赣鄱工匠》、舞蹈《唐江微澜》、小品《好事找上门》、魔术《盛世传承》等,还能欣赏到极具赣南特色的非遗表演《牛牯调》、采茶戏《斑鸠调》、采茶新唱《云里飞出绿彩凤》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春晚邀请了不少来自北京、大湾区等地的知名表演艺术家,为大家带来别具特色的视听体验,如由中国铁路文工团相声大师刘颖、张浩楠带来的相声《说唱双截棍》,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广东南方歌舞团青年独唱演员、被誉为“现代民歌界的金童玉女”的李白、张朝夕演唱的歌曲《大湾区的风》,由优秀粤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白玉兰奖”获得者、广州粤剧团优秀青年花旦吴非凡表演的粤剧《南国红豆》,以及由潮剧女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怡凰带来的精彩节目等。
同时,晚会还注重互动性,创意邀请了“木匠大师”廖云辉、全国劳动模范邱联昌、中国好人董家慧、“赣南脐橙引种第一人”袁守根、在南康创业的客商刘萍平一家、赣州市“新时代好少年”卢毓双等来到春晚现场与观众互动,一起庆祝新春、欢度佳节。
今晚,还有总价值达12万元的幸运观众奖,等你扫码抽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