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成胖小子了!福建最小胎龄早产儿在厦门获救治,将于近日出院

出生Apgar评分只有1分(心率)、胎龄仅22周5天、体重才585克——福建省最小胎龄早产儿救治成功纪录再次刷新。经过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200个日夜的救治和呵护,截至昨日,“生存极限早产儿”小叮咚已经长成4.45公斤重的“胖小子”。小家伙将于近日出院。

2024年7月10日,22周5天的小叮咚一出生就严重窒息缺氧,情况危急,复苏团队及时施救,为小叮咚赢回了一线生机。被安全转移到NICU后,小叮咚住进了模拟子宫环境的高级暖箱中。22周的宝宝脑组织就像“豆腐脑”一样,容易颅内出血,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脑瘫。医护团队将脑保护措施贯穿始终,维持小叮咚生命体征稳定。

由于胎龄小、体重轻,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小叮咚需要闯太多关卡。除了呼吸关,还要过循环关、喂养关、感染关……这期间,医护团队还为空回肠狭窄的小叮咚做了2次手术。

“小叮咚的救治历程一波三折,特别感谢医生和护士们。”小叮咚的爸爸说。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郑直主任介绍,小叮咚是我省救治成功的最小胎龄早产儿。国际报道胎龄22~23周超早产儿的数量占新生儿总数的0.05%。在医疗水平国际领先的日本,22和23周超早产儿存活率分别为57%和76%。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已成功救治4例小于24周的超早产儿,极限生存早产儿救护技术不断精进,与国内先进水平持平。

(厦门日报记者楚燕通讯员林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