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可产出超3000个!这里易拉罐坐上了“过山车”

在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北部工业园区的这家制罐企业,一卷宽度超过一米的铝薄片,从这里踏上了“过山车”之旅。

第一站是冲杯机,这个声音每响一次,铝片在机器里就裁剪出15个小圆片,经过冲压成为小圆杯。

“我们现在生产的两片罐,从原材料开卷、冲杯到缩颈翻边、裹包等共有19个工序,从进料到易拉罐成品下线,包括各工序间半成品的输送时间,全工艺的生产时间大概需要90分钟。”贵州宝钢制罐有限公司工厂部厂长刘宗华介绍到。

一块铝薄片坐上百米“过山车”,变身成为各大国际快消品牌需要的易拉罐。在这个全自动生产车间,每分钟可产出3000多个易拉罐。

贵州宝钢制罐有限公司工厂部生产管理人员刘松告诉记者:“我主要控制整个生产线的流程,需要具备机械、自动化专业方面基础知识、生产工艺控制方面知识以及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条上百米的生产线,只需要13个工人操作,自动化率90%以上。

“我们自主集成开发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过程智能化质量监控和生产监控,效果很显著,投产当年就实现了经营的目标。”贵州宝钢制罐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科介绍到。

2023年6月投产以来,企业最大日产能已经达300万罐,订单量不断增加。

贵州宝钢制罐有限公司物流部经理郑浩亮告诉记者:“我们主要服务于华润雪花、王老吉等知名品牌企业,依托智能化生产系统,与兄弟工厂生产基地形成产能与市场联动,有效发挥‘多基地’协同效应,更好地为品牌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之所以落地龙里北部工业园,是因为近年来龙里县围绕生态特色食品首位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打造食品包装、物流配套为支撑的食品产业集群。

“我们龙里县已有2家大型制罐企业,目前均已实现智能化生产,年产值超过5亿,为生态特色食品实现了就地配套。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支持企业由智能化向数字化转型,推动产品工艺升级和质量提升,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强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工信局副局长谢飞介绍到。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