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消防员的除夕

1月28日,除夕清晨6点半,一声哨声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消防救援大队宿舍灯整齐亮起,这些“火焰蓝”开启了他们的一天。

贴上福字,红红火火过大年。

“标准”大约就是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叠好被子就是其中之一。一压一抵、被面平整,一划一折、雏形初现,一捏一捅、棱角分明。我们在一旁看得热闹,他们却是满脸认真,队员们说:“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小小的被子体现的是大大的战斗力。”

检查消防车辆。

体能训练,是消防员们的基础保障。在没有救援和火情时,消防员的日常训练也没有丝毫的松懈与马虎。因为他们肩负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他们用汗水与热血,锤炼着自己的技能与意志,时刻准备在危险中逆行。

在出过早操吃过早饭后,队员们开始为迎新年做准备。新年新气象,队员们热热闹闹地挂灯笼、贴春联,忙得不亦乐乎,到处洋溢着祥和、欢乐、喜庆的过年气氛。火红喜庆的大灯笼、美好祝愿的福字,浓浓的年味与喜庆氛围,凝聚了新年所有的美好与祝福,代表了最美最有味道的中国年,也让全体坚守岗位的消防员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对商超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春节对中国人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回家这两个字对在外奔波一年的游子而言,更是有着特殊的含义。但对肩负特殊使命的消防员来讲,他们对春节不能回家过年早已习以为常。队员乌里吉已经5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他告诉记者:“一家不圆万家圆,今年是我在岗位上迎接的第5个春节,万家平安没有火灾就是我的新年愿望。”

上午10点整,队员们到赛汉塔拉镇几家大型商超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再三叮嘱负责人要紧绷安全弦,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

中午的团圆饭,饺子端上了桌。

中午12点,饭前一支歌,唱出了队员们奋发向前、百折不挠的精气神,燃起了成为一名合格“火焰蓝”的决心和信心。虽然忙碌,但消防员过年的仪式感一点也不落。每年的春节,队员们一起包饺子已经成为了一种默契和习惯。你揉面、他擀皮、我包馅,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分享着生活趣事、工作收获,一双双灵巧的手把浓浓的年味儿揉进了圆鼓鼓的饺子里,欢声笑语不断。入队多年的赵铁柱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是穿上这身火焰蓝,就意味着责任。好在儿子很理解我,在学校里和同学都说我爸爸是消防员,是大英雄!”

不多时,一盘盘饺子整齐地排在桌面上,虽然形态不一、包法不同,但都承载着劳动的快乐、合作的情谊和对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最真诚的祝福。饺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到了春节,更是寓意着新的一年幸福美满。在消防救援大队餐桌上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饺子,不仅是美食,更是温暖与团结的象征。

“中午的饺子就是我们队员们的团圆饭了。因为除夕夜,不少商家会点旺火,几乎所有居民都会放炮,我们从下午就进入执勤战备状态,会巡逻到大年初一凌晨。”苏尼特右旗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刘秀峰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巴依斯古楞

苏尼特右旗融媒体中心记者:刘亚辉都仁巴雅尔

0 阅读:0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