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瑭诗:时光里的悠然茶香|花地新苗·一张图读懂广州城

羊城派 2025-01-30 17:21:10

刘瑭诗

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花地湾校区)

“如玉般的青瓷杯衬着深沉的水,茶叶在壶嘴的倾斜下翻腾。穿堂的服务员着紫色制服,端着荷叶鸡和凤爪,留下一道蒸腾的水汽和诱人的香味。”晨曦中,一张唯美插画悄然捕捉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早茶的香气仿佛穿透了图片,弥漫在空气中。这正是广州早茶文化的生动写照,也是读懂广州城的一把钥匙。

广州人向来喜爱这样的清晨。坐在竹藤椅上,四面洇着木香、茶香、花香。桌上热气蒸腾,或是虾饺又或是肠粉,晶莹剔透,闭了眼都能感受到那油光仍散着锅中的余热。旁边是青瓷茶具和黑色茶炉,呼呼吐着气泡,你只觉得融合的温度和气味环绕着,仿佛被敲碎了撒入纵横的时间之中。图片里中间那桌年轻人带着期待结伴而来,点了一桌茶点,谈着笑着,筷子伸缩之间穿插赞叹的神情。一旁的老人拿着报纸,携着孩子,放松地沉浸于美好的氛围,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角落里的一对父女大概刚到,正忙着点菜洗餐具呢。神奇的早晨,总吸引各样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到来。

“一壶沸水烹香茗,几碟佳肴话桑麻。”这雾气萦绕的茶桌,这引申无限思绪的气息,似流水将我裹挟。于是,一座城的悠悠变迁缓缓展开,往昔深藏的记忆,亮了起来。“从前,这个角度往窗外望,可以看见山。”一个沧桑得仿佛从岁月深处传来的声音,穿透层叠薄雾而来。“那是上个世纪的事儿了……”窗外,一枝枝木棉开得火热,喧哗拥挤着,也叽叽喳喳为我讲述那些逝去的时光。

广州早茶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清朝的茶馆,历经风雨而不衰。在这个南国之地,人们的心境就像这里的天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早茶的陪伴下,广州人敞开胸怀迎接四方来客,无论是南下官卒或是漂洋过海而来的洋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份温暖和慰藉。慢慢地,形成了这方水土,这方百姓包容开放而悠然的性格。“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汤显祖的感叹延续了几百年,正是这座商都的最早精通洋务、睁眼看世界的写照。

然而,这片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大地上,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直到某一刻,广州如沉睡的雄狮觉醒而出,昂首阔步,勇猛地闯入历史的汹涌浪潮之中。南粤大地一代代人物辈出,梁启超,孙中山等伟人相继涌现,无数的革命英雄更是抛头颅洒热血,推动着广州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随着岁月的流逝,广州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数十年后,高楼一栋栋平地而起,这片土地又站上了改革开放的潮头……

插画中,窗外是火红的木棉花,广州人坐在新时代的花香下,继续品早茶。一切好像变了,可人们面带微笑,享受着花团锦簇下的安适,一切又未变。广州早茶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版图上。它不仅是饮食文化的瑰宝,是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见证,更是广州人生活的缩影,如一条无形纽带,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相连。茶楼里,隐隐可以听见笑声、叹声、脚步声……这番场景,假若用心体悟,才明白一直不变的是广州人的心。

不辞长作岭南人,我仰慕着这样一颗心,一颗热爱生活、包容开放、悠然自得的心。穿堂的服务员又给客人端来一盅两件,热气在揭开盖子的那一刻溢了出来。白雾缭绕,仿若交横穿插着,舞出一帧帧过往和将来。

我再次细细欣赏着这张画,品味着时光里的悠然茶香,感受着这座城市独有的韵味与温情。

注:该文章为初赛优秀作品展示,不等同于决赛获奖。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作者提供

1 阅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