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长国
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一代词宗李清照,可以说是国家不幸词家幸的代表之一。
所谓国家不幸词家幸、或诗家幸的说法,只不过是人们无可奈何的一种托辞罢了。如果,让你穿越千年,跑到李清照的面前对她说:“国家不幸词家幸,你处的这个时代能让你充分发挥作词的潜能,流芳后世,不错哟!”估计她能直接啐你一脸的香唾沫。
那我们来看,如果没有时代的乱离,李清照是否也能够成为一代词宗呢,我感觉,这是毫无疑义的。
一、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出生在1084年,她的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其父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1076年中进士。其母王氏是仁宗朝专业王拱臣的孙女。
这样的家庭在当年来说,绝对的上流社会。
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想不优秀都难。她出生在家乡济南章丘,童年又随父亲居住在大宋的都城汴京,就是现在的开封。
童年时代的李清照生活优渥,完全是富家小姐的做派。“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从这首词里可以看出她少女时代的生活。湖中泛舟、醉卧藕花,着实无忧无虑。
18岁之前,李清照都是跟随父母生活,有人认为, 这首词是李清照18岁之前的作品,并说李格非长期在京城任职,应当写于汴京。还说,词中的“溪亭”“藕花”等都是泛指,如此等等。
其实,从词的意思来看,这首词充满了怀念之情,一句“常记”就暴露了词的回忆性质,人什么时候才回经常回忆过去一些值得高兴的事呢?是高兴的时候吗?不是,只有人忧愁烦闷、无可遣怀的时候才会。
词牌名“如梦令”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一切都如梦一般,永远过去。
虽然我们不知道古代这个词牌的旋律,但也肯定是如追忆似水年华一般的曲调。正如“济南二安”的另一安——辛弃疾的“破阵子”一样,都是对应的作者心境。
从宋时济南确有“溪亭”的地名来看,她应该是到了溪亭游玩,其父在汴京,难道李清照就不能在18岁之前回家乡走两趟亲戚吗?就不能在结婚后回忆一下过去吗?正因为少女时期的无忧无虑,才使婚嫁后的她更加怀念过去。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调寄《浣溪沙》)看吧!她的少女时代是多么闲适,又带着一点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愁思,这应该是她最好的年华了吧!
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如果用现代的一位女演员来比拟的话,窃以为,此时的李清照应该和当年《粉红女郎》中的哈妹有些类似,笑起来弯弯的眼睛,带着那样一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顽皮意味。
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与21岁的赵明诚成婚。赵明诚是当时的宰相赵挺之之子,和李清照也是门当户对,从赵家当时的地位来看,李清照的门阀甚至还要低一些。
实际上,李清照的婚姻也掺杂了一些政治婚姻的意味。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属于苏轼一派的“元祐党人”,但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则是王安石变法的拥戴者,是元祐党人的对头。如果两个亲家是水火不容的党派,又怎么能让子女通婚呢?
在宋代的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的前提条件,李赵的婚姻怎么可能是自由恋爱呢?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李格非和赵挺之双方都有通过联姻来争取对方的目的,或者说是现实的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为了自保,这样,无论是哪一方失势,至少还有一方能够保证家庭不受灭顶之灾。
但这丝毫不影响两人的感情。因为李清照和赵明诚两人情趣相投,所以夫妻生活很是美满。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向宋徽宗建言,受蔡京的影响,宋徽宗决定再度全面推行新法。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为是“元祐党人”,被贬黜出京师。这对李清照来说,是一次家庭变故,但过了一年,赵明诚又出仕为官,一度与李清照分离。
家庭的变故,分离的愁思,全部演变为她词中的柔肠百结,此时她的词还没有多少对人生深刻的体验,只能是把一些情绪寄托在伤春的景物上。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拼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调寄《怨王孙》)词牌名也象征着词人的心境,婚后的李清照此时还是闺中的少妇,相思怀人,随着时间的增长,许多的念头只能是压抑下来。但不出闺门就不意味着她没有政治倾向。
也许是受李清照的影响,赵明诚和李清照一起站在了元祐党人的一边。而且,李清照还给自己的公公写信说:“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等。
对于赵挺之来说,有些事情不能够对孩子们挑明了说,所以对于这个才华横溢的儿媳妇的信,赵挺之估计也是碍着儿子的面子,不能对儿媳妇怎么样,但他绝对没想到,儿子也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但是,历史也许是非要去造就李清照。
公元1107年,他的公公赵挺之去世,赵挺之的政敌蔡京鼓动朝廷罢免了赵挺之的官职,赵明诚兄弟也锒铛入狱。但很快,他们又被赶回老家。在山东青州乡居的十年大概是李清照婚后最为舒心的日子。
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政和元年,在李清照34岁左右,赵明诚的婆婆郭氏奏请朝廷,为丈夫恢复观文殿大学士职务,宋徽宗同意了。于是,在1117年,赵明诚再度出仕,李清照又面临与丈夫的分别。
这次分别,因为赵明诚在外纳了一个小妾,让她真正成了怨妇。从此,她的词作意境逐渐深入读者的骨髓,就如岳云鹏在评价贾玲的作品《你好,李焕英》时说:“好活儿好作品!它没有在抓你、挠你,它在慢慢地刺你的心。”
从1117年开始,赵明诚开始在外为官,直到宣和三年(1121年),这四年的时间里,赵明诚与李清照分居两地。也正是在分居的时候,赵明诚纳了小妾。
李清照虽然知道赵明诚纳妾,但是因为这也是当时的风俗所决定的,她也无能为力,作为一个女人,她所能做的就是把这种不如意写进自己的词里。“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凤凰台上忆吹箫)。从词里可以看出,李清照的新愁绝不是从前的离愁。
据考证,这是因为赵明诚纳妾的缘故。
纳妾在封建社会是官员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李清照也无可奈何,她想得到丈夫全部的爱,但因为那样的时代,她也没有办法。
四、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很快,更大的变动到来了。时代,让她做个怨妇的机会也不愿给她,直接让她成了女汉子。
靖康年间,金灭北宋,44岁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南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日子。赵明诚南渡后当上了建康知府,但很快,1129年,赵明诚就因为弃守城池被免职。
这多少让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教育的李清照有些看不起丈夫的行为。所以,才有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感慨。对于妻子流露出的情绪,赵明诚大概看了后也十分不爽,但即便不爽,两口子还要一起过日子。
就在五月份赵明诚接到朝廷任命他为湖州知府的通知,在他去谢恩的路上,赵明诚忽然感染了疟疾,撇下李清照撒手西去。从此,面对多舛的命运,李清照不得不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她带着收藏的古玩器皿一路追随逃亡的朝廷,一路担惊受怕,一路财务流散,在她49岁的时候,朝廷回到临安,她也跟着迁居到临安。
对于一个没有收入的女人来说,最当紧的事是要有一份收入来维持生活。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找一个有钱有固定收入的男人嫁了。
我们不能强求李清照为赵明诚守节,从一个正常人的观点来看,即便在古代,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希望她有一个好的归宿。
这时,张汝舟闯入了她的生活,这个人追求李清照看中的是李清照手中的古玩宝物,李清照却想的是找一个生活的依靠。
在改嫁张汝舟后,李清照才发现这个人的目的。
事实上,一开始,这个婚姻就是一场阴谋。拿如今的一句话说就是你看中的是利息,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结果,不能委曲求全的李清照选择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揭发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
宋代的法律规定,女人控告丈夫,无论对错,女人都要坐两年牢。
虽然最后李清照获得了自由,在一些善良的官员帮助下,也没有因此坐牢,但对她的打击也是巨大的,但带来的是她由此成熟了起来,完全成了一个女汉子。从此,她多了一些豪情豪气,这从她的诗就可以看出。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题八咏楼)。从诗的意境来看,其气势直追苏辛,此时的李清照,虽然生活非常困窘,但还是怀着一腔的家国之思,她怀念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怀念那短暂相聚的婚姻生活中幸福往事。
可是,作为一个山河破碎中如雨打萍的女子,她只能被动接受这一切,在临安生活了二十年后,这位飘零的女词人在67岁时默默无闻地去世了,身后,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墓地。
五、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
时光已过近千年,但李清照的思绪和情怀却通过她笔下的文字流传后世,共鸣者绵延不绝。
在济南的趵突泉公园里,柳絮泉北邻,有一座李清照纪念馆,当门一尊白玉的李清照雕像,面容严谨,大概是她中年的形象,游人匆匆从她的身边进进出出,南腔北调,各色人等。
也许,李清照生前从未料到她的身后会有如此的尊荣,历史上,命途多舛的人多了,李清照既无官职、又无开疆拓土的功业,为何独独人们对她如此钟情呢?拿宋小宝的话说就是:“历史上这样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但归根结底,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所以说,即便没有金人北来,宋室南渡,李清照诗词方面的成就依然不妨碍她成为一代词宗。
在济南的大明湖北岸,有一座藕神祠,据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记载,清代同治年间,济南有几位文人在大明湖北岸的藕神祠聚会。
与会者符兆纶作《明湖藕神祠移祀李易安居士记》称:“风日转清,烟波愈阔,绿荷万柄,荡漾水面,舟往来穿花中……此中疑有词女才人,呼之欲出也。湖侧旧有屋一楹,曰‘藕神祠’,不知所祀何神。神像久毁。同人以湖山佳丽,主持宜得其人,因以易安居士代之。”
祠门前有副对联,“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进入祠里,廊柱上有一副对联,“是耶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归去来兮,宋代词宗才女魂。”
在正殿里,迎面是藕神的塑像,周边是藕神事迹的壁画,画中仙子衣袂飘飘、容颜绝世、凌波而来,正是人们心中李清照的形象,虽然生前命途多舛,但身后被善良的人们奉为藕神,也算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了吧!
【作者简介】张长国,某市党史学会会员、县作协会员,地方文化历史爱好者,发表各类文章千余篇。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