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我从义乌回到老家江苏省邳州市,小朋友吵着出去玩,久离家乡的我只能上网搜索,结果在某个文旅活动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多年没有联系的儿时玩伴石微微。
此时他已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纸塑狮子头的第六代传承人。看着一个个熟悉的狮子头,时间似乎一下就回到了童年。
我和石微微家仅三四十米,中间被一块田地隔着。记忆里,小学时去他家玩,尤其是十月以后,院子里到处都是纸塑狮子的半成品、成品,石微微空闲时间都要帮忙干活。那时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什么,只记得家里大人说这些狮子头要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不少客人都是从国外慕名赶来。
初中毕业后,和石微微联系就逐渐变少,尤其是工作后,一年只回家三五天,基本上打不上照面。
大年初三傍晚,得知石微微刚参加一个文旅展示活动回家,我赶紧约上他,想了解一下纸塑狮子头。
纸塑狮子头,是大家逢年过节用于舞狮的专门面具,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008年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邳州至今仅两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另外一个是跑竹马。
这是一种集雕塑、裱糊、扎制、绘画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用色借鉴传统木版年画,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同时描绘仿拟戏剧花脸脸谱,脸面装饰主要以颜色勾勒出五官造型,威武雄壮。
石微微说,舞狮分为南北,南狮重写意,北狮则重写形,和南北狮相比,邳州纸塑狮子头既不同于南狮的圆润饱满,也不同于北狮的简单粗犷,具有独特的苏北地区民俗特点,并在邳州及其接壤的鲁、豫、皖等地区流行。“邳州纸塑狮子头神似北方狮头面具的大气豪放,龇牙咧嘴,但狰狞却不凶、威武而不邪,透显出逗人的憨态,诙谐幽默,而‘纸塑’是邳州狮子头与其他地区狮子头的最大的区别。”
纸塑狮子头每个颜色都有相对应的寓意,主色是红色,寓意辟邪、红红火火、有生命力;与红色形成对比色的是绿色,寓意希望、和谐、健康、蓬勃向上;黄色和紫色为第二组对比色,寓意智慧、信心和神秘、高贵;最后一组对比色为黑与白,寓意严肃、力量、沉稳和朴素、宁静。
“小时候纸塑狮子头非常受热捧,68厘米*60厘米的大狮子头一年能卖出四五十对,后来买的人越来越少,狮子头做得也越来越小,现在都做到8厘米*6厘米了,更多是一种工艺摆件。”
石微微说,现在出去参展,参展商对于产品都非常满意,但问到价格却让很多人退却,因为一个大狮子头要卖5000元,小狮子头要卖400元左右。纸塑狮子头全部是手工,机器无法代替,一个大狮子头要粘上12层牛皮纸,经历至少20道工序,全部完工也得12天左右,小狮子头也得一周左右,时间就是最大的成本。
石微微原本自己还有其他职业,狮子头只是有时间才帮着做,可2021年作为纸塑狮子头国家级传承人的父亲去世后,传承的使命一下就落到了他的肩上。
“全国做传统纸塑狮子头的只有我们一家,父亲生前再三嘱咐我,一定要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不求发扬光大,只求能让大家知道在南狮北狮外,还有一个邳州狮子舞的纸塑狮子头。”
石微微说,去年2月份,她的母亲已经被文旅部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他也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这些年我和母亲积极到全国各地参加展会,也努力走进校园,就是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和参与到纸塑狮子头的传承上来。”
几年前,石微微和母亲就向外表示愿意收徒,并免费传授纸塑狮子头的制作工艺,虽然有些人来求教过,可至今没人能真正坚持下来。
“这件事确实比较枯燥,需要耐性,只有静下心,才能踏踏实实地学下去。”石微微说,现在他也在努力借助互联网,把纸塑狮子头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让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持久传下去。
注: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