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市宽城区,有这样一位“85后”青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的真谛。他叫孙唯一,是长春市宽城区人才开发服务中心的一名九级职员,在工作岗位上,他认真负责,承担着政策宣传、岗位开发等工作;而在生活中,他悉心照料家中多位患病长辈,无怨无悔地付出,成为邻里间传颂的佳话,被评为2024年第四季度“吉林好人”。
六年如一日,无怨侍奉脑梗姥爷
孙唯一的姥爷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故事,从小就深深烙印在孙唯一的心中。姥爷讲述的戎马生涯,让孙唯一深知和平的珍贵,也让他对姥爷充满了敬仰与爱戴。
然而,岁月无情,姥爷因脑血栓身体行动不便。为帮助姥爷尽快恢复,孙唯一付出了诸多努力。他常常带着体重90多公斤的姥爷外出锻炼,健身器械旁、伊通河边,都留下了他们相依相伴的身影。
随着病情的恶化,血栓反复发作,姥爷再也站不起来,性格也变得古怪,时常深夜大喊大叫。为了不影响邻居,孙唯一和家人轮流守护,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即便姥爷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孙唯一也耐心细致地为姥爷擦拭。就这样,他侍奉姥爷6年,直至老人安详离世。
倾心尽力,守护病榻上的两位老人
生活的考验并未停止,孙唯一的母亲因胃部手术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孙唯一一边在监护室门外安慰父亲,一边向医生仔细询问术后注意事项。考虑到父亲的身体状况,他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白天坚守工作岗位,晚上便赶到医院悉心照料。在病房的折叠椅上,裹着棉衣一住就是半个月。听说鸽子汤有助于补气,他便用砂锅炖煮,装在保温饭盒里,准时带到医院喂母亲喝。看着母亲在自己的照料下日渐好转,孙唯一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对待岳母,孙唯一同样用心。岳母平生勤俭,体弱多病。为了给岳母补充营养,他钻研各种菜品,换着花样为老人做可口饭菜。每次给岳母买新衣服,岳母嘴上虽说着“够穿”,但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却藏不住。岳母患有糖尿病,每年住院调理血糖期间,孙唯一总是从家里拿来被褥,在病房贴心陪护,打水、买饭,忙个不停。
同病房的人都夸赞:“你儿子可真好,比姑娘都细心。”而岳母总是骄傲地回应:“哪儿啊,这是我女婿。”
精心照料重伤岳父,诠释责任担当
命运似乎总爱考验这个充满爱的家庭。就在孙唯一结婚前一个星期,岳父在下夜班途中遭遇车祸,导致颅内出血,肋骨多处粉碎性骨折。看到岳父受伤的那一刻,孙唯一百感交集。然而,他没有被困难打倒,草草办完婚礼后,便立刻和妻子回到医院。为防止岳父卧床患上褥疮,他每天为岳父擦拭身体、换洗衣物。岳父眼睛、嘴巴充血肿胀无法睁开,他就拿着棉签沾上药水,一点点仔细擦拭。
面对生活中接踵而至的挑战,孙唯一没有丝毫退缩,他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和实际行动,为每一道难题都给出了最温暖的答案。他以孝道为笔,以亲情为墨,书写着人间大爱,成为身边人学习的榜样,让孝道美德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
记者刘赜瑞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