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纪文景出版社2月5日消息,著名社会学家、国际社会学会前会长麦克·布洛维(MichaelBurawoy)于美国奥克兰市遭遇一起肇事逃逸交通事故不幸身亡。据当地媒体报道,2月3日晚一辆SUV撞上布洛维后逃逸,布洛维被撞飞约22.86米,伤势非常严重,颅骨多处骨折,最终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7岁。当前警方仍在搜寻肇事逃逸司机。
布洛维的代表作品有《制造同意》《生产的政治》《公共社会学》等,《生产的政治》一书去年由世纪文景首度引进推出,出版社方透露今年将出版布洛维《民族志拓边》,《全球民族志》也计划在未来出版。
麦克·布洛维是英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劳动研究专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担任教授一职。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和质性研究的实践者,布洛维凭卓越的学术能力和传奇的工厂经验,在美国社会学界获得了赞誉。布洛维的社会学研究一直与工人阶级、劳动生产、资本主义问题息息相关,但他不是一名只在象牙塔里做研究的学者,而是一名有着近四十年“工龄”的货真价实的工人。布洛维深入赞比亚、美国、匈牙利等国家的工厂,在车间、矿井、钢铁厂、香槟酒厂等厂区工作,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布洛维亲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政体下的生产空间,他也是为数不多的有如此长时间、大范围田野工作经验的劳工社会学家。
1968年,布洛维从剑桥大学数学系毕业,毕业后前往新独立的非洲国家赞比亚进行研究生学习,当时正学习数学的布洛维可能不会想到自己会转向社会学研究的道路。布洛维曾讲述自己与社会学相遇的机缘,大学毕业前夕,布洛维厌倦了自己的专业,也对生活失去兴趣,一度想要自杀,他在图书馆中发现了一本法国学者埃米尔·迪尔凯姆著作的《自杀论》,于是便开始阅读这本书,这本书不是教人怎么自杀的,而是一本社会学著作,这引起了布洛维强烈的兴趣并产生了要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冲动。从剑桥大学本科毕业后,布洛维将目光投向了正在转型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前往当时刚成立没几年的非洲国家赞比亚,在赞比亚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人类学曼彻斯特学派的亚普·范·韦尔森。在赞比亚期间,布洛维进入英美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人事研究部的一个职位,负责设计薪酬体系,布洛维震惊于工厂内部的肤色歧视,后撰写出版了《铜带省的阶级肤色:从非洲进步运动到赞比亚》一书,在学术圈引发激烈讨论。
1972年,布洛维前往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继续求学,他再次进入了工厂,在市郊的联合机械厂获得了机械操作员的职位,布洛维在工作中观察着工人们的状态,并思考工人为什么自发认同管理者的期待,后出版《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一书,揭示了工人的“同意”如何被制造出来,这本书成为了布洛维的重要代表作,该书被认为在工业社会学领域具有突破性意义,布洛维运用民族志的参与观察法,力图通过对工作现场的呈现来阐明一个关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理论框架。“为什么工人这么努力地工作?”他的研究揭示了工人自发的同意与资本主义微妙的强制二者的结合所塑造的生产行为。
80年代末东欧巨变,布洛维从高校又回了车间,先后在匈牙利的香槟厂、纺织厂等做工,后又前往俄国到家具厂当机械工。其后十多年中布洛维不断地利用短期工作机会前往俄国进行田野调查走访,这期间他的另外两部代表作《生产的政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下的工厂政体》《辉煌的过去:匈牙利通往资本主义路途中的意识形态与现实》相继出版。
在《生产的政治》一书中,布洛维创造了“工厂政体”这一重要概念。2010年布洛维做客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讲座中曾解释过这一概念的定义:“工厂政体是指工人是如何组织起来的,他们怎样处理工厂与工人之间的内部矛盾,以及怎么样处理工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体制。”工厂政体改变被认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劳工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他“返回到生产的中心性”和“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主张,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的回归,启发了当代劳工社会学的研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