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丨平房小院儿里的“小小身份牌”成了“导航指南针”

编者按

接诉即办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西城区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在办好群众诉求中守初心、暖民心。全区上下坚持“首善之首”高标准,打造接诉即办“西城样板”,以接诉即办为抓手高效推进全区社会治理工作。西城区城指中心、区融媒体中心在“北京西城”微信公众号开设“接诉即办”栏目,今日刊发第21篇,进一步提升接诉即办工作质效,展现出更多可视可感可触的新成果新面貌新气象。

在城市的角落中,有这样一些留存岁月印记、生活气息浓厚的平房小院儿。它们成为了城市烟火气的生动注脚。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社区管理的精细化推进,这些承载传统韵味的小院儿,也给社区治理带来了“新”难题。在广外街道红莲南里社区,就有这样一片平房区,一个院儿里居住着十余户居民,整个小院儿只有一个门牌号。

“最近我也学会了网上购物,但是院儿里只有一个门牌号,我们收快递、拿外卖成了‘麻烦事儿’。”这天,住在小院儿的李阿姨来到社区反映,由于院内房屋缺乏具体的地址标识,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诸多不便。

为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效能,攻克平房小院儿门牌号不清问题,红莲南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多轮现场勘察,提出为小院儿的每间房屋“定制”专属门牌号。随后,社区召集小院儿里的房主及租户代表进行商讨,大家对此纷纷表示认同。经过大家的集中商讨,小院儿的门牌号分布设计图也初具雏形。

有了“设计图”,红莲南里社区党委牵头,为平房区每间房屋“定制”了清晰且固定的编号,并联系专业门店,为每一户居民制作号码牌,挨家挨户发放、张贴。“有了号码牌真是方便多了,订外卖时写上号码,骑手就能直接送到家门口,感谢大家的贴心帮助。”几天后,社区工作人员再到小院儿走访时,居民们开心地说道。

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还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大作用。红莲南里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以往开展人口抽样调查等统计工作时,因平房院的各个房间没有门牌号,导致人、户难以核对,容易有找不到人的情况,需要社区工作人员逐家敲门确认,不但耗费了大量时间,还十分打扰居民生活。如今,工作人员依据门牌号,能够迅速且精准地定位住户,信息采集工作事半功倍,工作效率也提升了。此外,社区服务的精准递送、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也都能够依据门牌号有条不紊地开展。

“红莲南里社区这一新颖又温情的解决之法,真正实现了社区与居民的‘双向奔赴’。”广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也将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探索更多贴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良策,着力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不断夯实为民服务根基,全力提升辖区居民生活品质,绘就幸福广外新画卷。

文字:广外街道宫静

图片:广外街道

校对:王昭卢熙

审核:侯明月

签发:李卓

0 阅读:1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