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乡村旅游焕发新生机

昆明城区东北部的嵩明白邑坝,距昆明市中心40公里。这里是盘龙江的发源地,周边环境优美,山环水绕,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区域内的丰泽植物园已成为昆明的热门打卡地。近年来,坐拥丰富资源的白邑坝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今年春节期间,白邑坝的农家乐、垂钓场等生意红火。

“这里水好、空气好,产出的鱼类、蔬果等绿色生态农产品品质佳。春节假期全家来感受乡村生活,别样的惬意和舒适。”昆明市民张女士说。

“每逢周末,农家乐生意都不错。春节假期,游客大幅增长。春节前我们就做好的准备工作,不仅是简单的出餐安排,而是从游客的需求出发,对菜品、服务等都做了升级。”江源酒家农家乐负责人储秀蕊说。

“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六大要素,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要从这六要素入手,提升硬件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随着人们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强,云南乡村旅游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储秀蕊的江源酒家是一家在白邑坝经营了25年的农家乐。接过父母的接力棒,她有着更长远的规划。“从农村餐厅到如今的农家乐,未来的江源酒家已有发展规划。接待区域、客房、餐饮、休闲娱乐、农业体验、会议团建空间等都将逐步完善。我们会着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智能化转型。并与当地社区合作,实现助农增收。”

用新的理念和规划将“老农家乐”领上新道路的储秀蕊是云南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中的一员。如今,一大批年轻人扎根农村,让乡土旅游产品无缝对接城市消费。

白天,白砖黑瓦、旖旎油菜、稻田咖啡、日出日落,让游客感受浓厚的自然氛围;夜晚,围炉煮茶、品茗烧烤、体验非遗,感受怀旧与年轻活力的碰撞,都别有一番滋味。春节期间,楚雄州南华县秋葉田游客累计近万人,仅民宿入住率达75%,民宿接待游客400余人次。住宿游客中近八成为州外省外游客。

“我们一行7人,选择在秋葉田过年,既感受到了云南的好气候,又寻求到了不同于城市的难得生活体验。今年,民宿特意准备了一起制作年夜饭、包饺子、包元宵、体验非遗彝绣等活动,还到附近的乡村集市买到了时令野生菌,孩子们特别开心。”四川游客李女士说。

云南的乡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是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秋葉田”这家在线上社交平台火爆的新型农家乐,生长在田埂边,却处处透露着新意。负责人马俊告诉记者,春节游客潮过后,秋葉田将进行新一轮的打造提升。秋葉田将充分结合龙川镇灵官社区得天独厚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优势,深度挖掘乡愁乡韵、非遗彝绣、稻田咖啡、打卡景观、特色文化等资源,大力提升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全力打造候鸟式、疗养式、文艺式、体验式旅居新模式,吸引更多的人来秋葉田深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近年来,云南立足资源特色,大力实施休闲农业精品工程,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旅游规模持续扩大、业态逐渐丰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8月,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93亿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086.42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5.86%、18.46%。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2680户,从业人数15.83万人,带动农户34.01万户,实现营业收入173.95亿元。

如今,在“避暑马龙”“旅居弥勒”“暖冬巧家”“栖居凤羽”等一批典型案例的引领下,“旅居云南”乡村品牌逐步形成。乡村旅居正成为实施“千万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如何持续打好“旅居云南”这张牌,云南已有布局。2025年,我省将突出规划引领,打牢基础配套。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按照“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理念,指导各地利用空心村、闲置房等开展旅居建设,凸显地方特色。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和污水治理,深入开展绿美乡村三年行动。通过抓实项目带动,到今年底,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70个以上、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10个以上,加快推动休闲农业品牌提升。通过培优市场主体,强化政府、村集体、农户和企业的联动合作,完善利益联结,加快培育一批规范运行、融合发展、联农带农紧密的新型旅居经营主体。深度总结提炼各地在推进乡村旅居中的成功做法,及时提供借鉴,不断推动以点上的突破牵引面上的提升。加大营销推介,扩大产业影响。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王淑娟

审核:李兴文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