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饮食防“雷”指南:这样做可远离急性肠胃炎

华声在线2月5日讯(通讯员李昭辉全媒体记者邓桂明)春节,本应是洋溢着欢声笑语、尽享团圆与美食的温馨时光。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却潜藏着一些可能威胁健康的“隐患”。记者今日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了解到,春节假期期间,该科室就收治了不少因饮食问题而被急性肠胃炎“盯上”的患者,着实给欢乐的节日氛围蒙上了一层阴影。

饮食不慎让不少人“中招”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周启兵主任医师介绍,春节期间,人们的饮食选择丰富多样,这也给急性肠胃炎的发作创造了“机会”。首当其冲的便是外卖和街边摊。春节期间,许多家庭外出游玩时,外卖和街边摊成了不少人的用餐选择。但这些食物的制作环境往往难以保证卫生,食材的新鲜度和储存条件也存在隐患。在这样的情况下,肠胃脆弱的人稍不留意,就容易被细菌、病毒等“乘虚而入”,引发肠胃不适。

奶茶和烧烤,这对看似完美的“组合”,在春节期间也让不少人“中招”。寒冷的冬日里,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搭配香喷喷的烧烤,是很多人难以抵挡的诱惑。然而,奶茶中的高糖、高脂肪,加上烧烤的油腻与辛辣,两者结合,会给肠胃带来极大的负担。这种冷热交替、过度油腻和辛辣的饮食习惯,极易刺激肠胃黏膜,扰乱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进而引发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

还有隔夜菜,也是春节期间引发肠胃问题的一大“元凶”。春节期间,家庭聚餐往往会准备丰盛的菜肴,一顿吃不完,有些人就会舍不得扔掉,留到下一餐继续食用。但隔夜菜在储存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细菌繁殖速度更快。食用这些被细菌污染的隔夜菜,肠胃自然会“抗议”,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

科学应对:关键环节不可忽视

一旦患上急性肠胃炎,及时、科学的应对至关重要。首要任务是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频繁的腹泻会使身体迅速失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氯等。这些电解质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一旦失衡,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严重后果。因此,患者在出现腹泻症状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通过饮用适量的淡盐水、口服补液盐等方式来缓解脱水症状。

使用抗生素也是治疗急性肠胃炎时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很多人一听说自己得了肠胃炎,就认为是细菌感染,要求医生使用抗生素。其实,急性肠胃炎的病因复杂,并非所有情况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有些可能是病毒感染,还有些是因为饮食不当、过敏等原因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法起到治疗作用,还可能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加重病情。所以,是否使用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来决定。

健康饮食:预防才是关键

俗话说,“预防胜于治疗”。在春节这个美食扎堆的时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急性肠胃炎的关键。首先,要选择正规的餐饮商家,无论是点外卖还是外出就餐,都要关注商家的卫生状况和食品质量。尽量避免食用来源不明、卫生条件差的食物,减少感染病菌的风险。

其次,要合理搭配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春节期间,美食琳琅满目,很容易让人食欲大增,但也要注意控制食量。同时,要注意食物的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的均衡和清淡。

最后,妥善保存食物也不容忽视。对于吃不完的饭菜,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并在食用前充分加热。尽量避免食用隔夜菜,尤其是蔬菜类,因为隔夜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对健康不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