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上广打工人存了多少钱?

虎嗅APP 2025-02-06 22:27:21

“2024年,我一共存了7000元,当然,如果不是借给男朋友1万,我还能存得更多。”

2024年12月31日,当大部分人都沉浸在等待跨年的喜悦时,梦媛得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她被裁员了。

梦媛是广州某少儿培训机构的美术老师。她今年25岁,在该机构已经工作一年多,最近几个月,她察觉到公司经营状况出了问题,工资越发越晚,身边的同事也一个接着一个离开。

她有想过,自己会不会哪天就被裁员了,但总觉得还能撑到春节,没想到2025年还没到,她就失业了。

但梦媛并没有过于慌张,除了她拿到1万块的赔偿款之外,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她觉得靠自己的存款和生活习惯,撑到找到下一份工作不是问题。

梦媛之前一个月工资只有6500元,但在寸土寸金的广州,她在2024年依然能存下7000元,这还是借给闺蜜3000元、借给男朋友1万元之后的存款。有这2万元打底,再加上1万元赔偿金,她觉得找到下一份工作不成问题。

像梦媛这样有意识存款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最近,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攀升至151.25万亿元,人均存款10.7万元,首次超过10万元大关。

当然,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10万元存款是一个门槛,根据DT财经的一组数据,有超过53.7%的一线90后,存款在10万以下。但这并不妨碍在经济增速变缓、消费主义退潮的背景下,年轻人们开始“存钱上瘾”。

在豆瓣,“丧心病狂攒钱”小组有62万成员,“用利息生活”小组有63万成员。在小红书,“省钱存钱小技巧”有85万篇笔记,以“省钱”、“省钱攻略”为标签的帖子获得了超过50亿次浏览。

所以,2024年,一线打工人到底存下了多少钱?他们又经历了怎么样的生活?

这背后不仅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更是不同生活方式与对未来不同期待之间的碰撞。

2

人生无非“衣食住行”四个字,梦媛的存钱计划,也是从这四个字做起的。

她住在广州天河区龙洞步行街附近的一个小公寓里,一房一厅,只有简单的瓷砖作为装修,家具也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但胜在便宜,房租加上水电,一个月只需要1100元。这并不是广州常见的城中村,只是因为稍微偏远一点才比较便宜,类似的小公寓在广州并不少见。

吃饭方面,梦媛一开始也是点外卖,但外卖往往重油重盐,梦媛吃久了总觉得有点恶心,再加上一顿外卖再怎么便宜也要二三十块,于是她权衡了一下,开始自己做饭。

作为女性,梦媛饭量并不大,她经常会买一条20来块的鱼,简单蒸一下,再配点蔬菜就能吃上一整天。

但她也不是一直这样“自虐”,周末,她也会约上几位闺蜜一起出去聚会。广州绝大部分有美食的地方,都曾留下过她们的足迹,但即便包含这些聚会费用,梦媛一个月花在吃饭的费用也不超过800元。

至于出行,那就更便宜了,梦媛上下班都是地铁公交,一个月不会超过300元。

除开这些刚需支出,梦媛在2024年花钱的地方,其实屈指可数,她能想到的无非就几样,买护肤品和卫生用品花了1500元,买几件质感比较好的过冬衣服花了2000元,她作为美术老师买点颜料花了1000元。

梦媛也没有别的爱好,她不喜欢旅游,也不追星,工作之余除了和闺蜜出去玩,就是在家里看看书、写写书法、画一下画。

这样的生活,听着并不像大部分人想象中的一线城市生活,少了那么点光鲜,多了点无趣。但梦媛并不觉得有什么,“在大城市打拼,哪有那么多光鲜生活啊?”她也不觉得自己是在刻意省钱,她只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而已。

梦媛出生于广西桂平一个普通家庭,她是大姐,下面还有3个弟妹,从小到大,她就习惯了照顾弟妹,所以她自认为物欲并不算高。

她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大城市上班,或许是因为电视里的大城市总有种光鲜的滤镜,或许也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总是在子女面前吵架,梦媛作为大姐,总要一边拉开爸妈,一边安抚弟妹。这一切都让她心力交瘁,想着找个地方逃离。

2022年,梦媛毕业后就来到广州工作,她大学学的是艺术专业,如果是在老家,她唯一的选择可能只是考公务员,但在广州,梦媛很快找了份少儿培训机构美术老师的工作。

但这份工作只做了一年多,梦媛就被公司开除了,原因也很让人哭笑不得,某天午休梦媛跑出去买咖啡,晚回来了5分钟,就被老板以违反公司规定开除了。

梦媛当时并不觉得惊讶,因为当时公司效益不算好,“听说老板是在砸锅卖铁发工资”,所以她觉得这是撞枪口上,被老板随便找了个借口辞退了。

当时她也年轻,不知道为自己争取利益,就默默离开了,但她只花了不到1个月时间,就找到了下一份美术老师的工作,一做又是一年多,直到后面被裁员。

虽然每逢过年回家,很多亲戚总会对她在广州的生活指指点点,说什么广州一线城市花费很高,攒不下钱,还不如回老家,趁年轻考个公务员,顺便找个人嫁了。

但梦媛发自内心地感谢广州,她觉得虽然自己只攒了几万块,但这已经是她之前不敢想象的大数目,而且幸亏有这样的一线城市,像她这样的年轻人才可以远离自己过去的生活,一个人自由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梦媛打算,目前先回家过年,春节后再回广州找工作,她说:“我毕业3年,虽然有不少波折,但总体上还是上升的,虽然上升得也不多,所以还是要对自己有一定期待的,对吧?”

3

在很多人眼里,“存钱”只是个人为了应对生活压力所做的自我牺牲,如果自己有钱了,那就要大花特花。

但来自上海的肖敏却说:“存钱只是一种生活习惯,和钱多钱少没啥关系。”2024年,她存下了整整60万。

肖敏是上海一家外贸公司的普通员工,各种绩效加起来,一年能有13万左右,靠她自己当然存不下60万,只是她老公是金融行业高管,年收入大概80万,老公也懒得管钱,就把工资卡直接给她管理了。

她和老公一年能有90来万,哪怕是在繁华的上海,这也算是高收入家庭了,根据最新数据,上海居民2024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为8.8万。

但肖敏并没有因为家庭的高收入而沾沾自喜,自始至终她都保持着非常低的物欲,“哪怕老公不给我钱,我自己每个月1万1收入,也能存下8000元。”她也猜想,或许这也是老公放心把工资卡交给她的原因。

肖敏盘算了一下家里每个月的支出:

每个月1万房贷;

老公经常在外应酬,家里只有她和女儿吃饭,女儿在学校吃得比较多,她自己饭量也小,所以吃饭大概只需要两三千;

还在读小学的女儿,数学不好,肖敏又辅导不了,就找了个老师帮她每周末补习一次,一个月花费2000。

除此之外,肖敏会买一些小首饰,但也只是几百块钱;偶尔出去旅游,但也会挑选旅游淡季,这样飞机票和酒店都便宜,出去一次两三千元就能搞定。

肖敏没有刻意去存钱,她的脑子里甚至没有“存钱”这个概念,她就是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自然而然地把钱存下来了。

肖敏并不是很认同很多人在有钱之后就报复性消费的行为,在她的观念中,花钱的标准是“有没有必要”、“性价比如何”。

她知道有一些朋友,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一年花上十几万,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肖敏不太理解这样的行为,“小孩子玩就好了,那么卷也没啥用,而且小孩子玩耍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肖敏的孩子读的是公立学校,她觉得公立学校的师资力量就足够培养孩子。除了补习数学,她也没给孩子报别的补习班,反正学校的兴趣小组就够孩子玩了。

肖敏以前从没想过这样的生活适不适合自己,直到有一次同事们一起吃饭,老板聊起肖敏的性格,就如此评价“你是奉献型人格,很会照顾别人”。

肖敏非常诧异,她之前都没意识到自己是这种人,但仔细想想,老板说得确实没错。

她自认为是一个小女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小县城过着安稳的生活,但作为她大学同学的老公,毕业后选择来到上海读研,她也义无反顾跟了过来,努力在这座繁华的城市立足。

在那段日子里,她扮演着传统文化最推崇的那种女人,一起以老公的目标为准,老公说留在上海,她也留在上海,老公说要买房买车,她也跟着一切节衣缩食。

她不嫌弃老公穷,从零开始跟着老公一起打拼,当老公的贤内助,为老公处理一切事务。老公回到家从不做家务、不做饭,孩子的教育也让她一手包办。

慢慢地,她和老公的日子好了起来,她却陷入了迷茫,她自问自己的生活非常富足,在上海有房有车已经超过很多人了,但她知道,自己想要的不是这些。

她落寞地说:“如果我是那种很物质的女人,现在的生活会让我很舒服,花钱买奢侈品就能让我快乐起来,但问题是我不是那种人。”

4

跟梦媛、肖敏不同,对于绝大部分一线城市打工人来说,“存钱”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一件事情。

一线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叠加丰富的娱乐活动、消费主义盛行,总会让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花掉自己的存款。

根据《新京报》贝壳财经的一项调查,超过70%的90后年轻人每年至少旅行一次,超过40%的人每年旅游花费超过5000元。

同时,85.24%的受访者在宠物身上花过钱,37.4%受访者愿意为个人兴趣爱好而进行消费。

可以说,“赚得少,花得多”,成为了当下年轻人存不下钱的最直接原因。

但北京土著李若肯定不算“赚得少”的那一类。32岁的她,是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小高管,2024年她大概收入45万,但她在2024年的存款余额是,2万。

李若唯一能说出的大额支出是股市,2024年股市回暖,她大概投入了20万买指数基金,她坚信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

其他支出,都是零碎且难以统计的,和朋友去埃及旅行花了1万,去上海旅游花了5000,去山西旅游花了6000,学骑马2万......

作为土著,李若住在爸妈买的房子里,和不少外地同事相比,她少了一笔租房费用,再加上她收入本来就很高,本可以存下一大笔钱。

李若也不是没想过存钱的事情,但每次看到想买的东西,她就会安慰自己,自己在北京都有房子,爸妈也给自己兜底,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钱存着又有啥用?就这样,存钱计划还没开始,往往就会失败。

32岁的广州男子陈兵就调侃:“男人想存钱很简单,不谈恋爱就可以了。”回顾2024年,陈兵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笔支出就是,他为一位初次见面的女孩,花了三四千块。

那是陈兵在网上认识的一名外地网友,双方交流过一段时间,虽然没确定关系,但也有一点情愫在其中。

6月,这个女孩大学毕业,工作还没着落,就来广州旅游散心,顺便和陈兵见面。陈兵觉得一个女孩大老远跑过来找自己,他必须鞍前马后伺候得妥妥当当。

陈兵拿出了当时的付款记录,逐一回忆当时的情景:“早上10点,我们第一次见面,我请她品尝了广州早茶,接着在楼下商场给她买了一件400多块的上衣;下午在天河城,她又看中一条1000多的裙子,最后又是我买单。”

“她就站在那里,拿着裙子看着我,那眼神,哎呀,我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啊。”

3天后,这女孩离开广州,陈兵算了一下账,这3天他各种请吃饭送礼,花了小3000块,但两个人并没有发生什么。

陈兵自诩是个感性的人,他喜欢和女孩子待在一起,也会想尽办法讨女孩子欢心,光是在2024年,他就前后和四五个女孩约会,每次吃饭看电影送礼物起码都要花费近千元。

“有美女陪你吃吃饭,聊聊天,你的生活才不会乏味的啦。”

但陈兵的关注点并不在这些钱上。2021年是他事业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他年收入40万,当时他约女孩子,只会去人均消费过500的餐厅,而且每次约会,他都要带上一束花和一支好几百块的口红给女孩当见面礼。

但到了2024年,他的事业大不如前,虽然年收入10万在广州也算不错了,但他约女孩子也不敢太花钱了。

即便如此,他盘算了一下,2024年光是和女孩约会花的钱,大概就花了小2万,这直接导致他2024年没存下钱,反而欠了1万多的债。

广州的李瑞杰,在2024年也没有存下钱,不过他是为自己过去欠的债填坑。

从2019年到2023年,5年时间里,李瑞杰每个月要去看4次心理医生,每次花费600元,5年下来他在这方面的投入已经有15万左右,而当时李瑞杰每个月只有6000多收入。

当时,李瑞杰相恋5年的女朋友与他分手,他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他觉得肯定是自己性格有缺陷,让前女友嫌弃,所以他必须下力气根治,不仅是为了挽回前女友,更是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

于是,他希望通过心理医生去帮助自己,但收入又不足以覆盖这笔费用,于是他就借钱,最后利滚利,欠下了8万元左右的债务。

所以,李瑞杰必须小心翼翼地使用自己每一笔钱,他已经5年没有去旅游,2年没买过新衣服,就连手机也是2021年买的二手机。

“我现在每个月1万,到手就8000多,房租水电2500元,每月给妈妈转账1000,吃饭2000元,每个月还债2200元,这就不剩多少余钱了。”

所以,每一笔意外的支出,都会让李瑞杰压力倍增。8月份一位大学同学结婚,给李瑞杰发请柬,李瑞杰说没时间去,但事实是他囊中羞涩,去吃婚宴要给几百块红包,他有点不太舍得。

李瑞杰感叹:“生活中永远有莫名其妙的支出,但为什么就不能有莫名其妙的收入呢?这不公平。”

5

不管在2024年的消费状况如何,大部分一线城市的打工人还是满怀希望,期待2025年能过得好一点。

对于金钱的不同态度,背后其实是不同人的生活观念,以及他们对未来不同的规划。但不管怎么样,过去的终究是过去,往前看才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梦媛打算春节后回广州找工作,她不怕找不到工作,倒是想着男朋友借她的1万块什么时候还。

因为梦媛节俭的性格,一个月收入6500元能存3000元,所以身边的朋友都知道她是个“小富婆”,没钱了就会找她借钱。

梦媛男朋友是个体制内的医生,在2024年年中找她借了1万块,说要买试卷考博士。但借了钱之后,两个人总共就见了两次面,除此之外,男朋友总是说忙,没时间聊天,更没时间见面。

梦媛也开始嘀咕,“这该不是个骗钱的渣男吧?”但她看得也挺开:“哪怕被骗钱了,我也还年轻,以后再赚回来就是了。”

至于在上海的肖敏,她打算在2025年上演一次现实版的《出走的决心》,她决心和老公离婚,然后离开工作了10多年的公司,休息个一两年。

她觉得很累,过去10几年她一直在工作、照顾家庭,消耗着自己的一切,为别人而活着,过着完全不是自己想过的生活。

现在,她有了孩子,传宗接代的任务已经完成,物质生活也稳定了,她也想让自己喘口气,休息一下,为自己活一把。

她不要钱、也不要房子,她并不看重这些物质,老公需要的话可以都给老公,她只想要自由。

至于女儿,她并不是很担心:“现在的孩子可通透了,她可以接受的。而且哪怕离婚了,我们作为父母的义务还会在的,还是会爱她的。”

而北京的李若下决心在2025年要学会记账,把钱都省下来,但她的语气终究不是很坚定:“毕竟加班那么辛苦,偶尔出去旅游一下,也很正常吧?”

至于广州的陈兵,则完全没把“存钱”这回事放在心上,事实上他也没太考虑2025年会发生的事情,“万一2025年哪天我就死了呢?走一步算一步吧。”

不过随着年纪增大,他感觉自己对于谈恋爱的需求也慢慢降低了,那一天他闲来无事给妈妈转了888元红包,妈妈非常高兴,连发了好几条朋友圈。

陈兵有点触动,之前几年他光顾着给女孩子花钱,给妈妈的投入相对少很多,但哪有女孩子能像他妈妈那样,因为他的付出而如此开心啊。他暗下决心,打算以后多给妈妈花钱。

对于同样在广州的李瑞杰来说,2025年将会是美好的一年,因为按照计划,他的欠债会在2026年1月还清,到时候他就无债一身轻,每个月能省下2000多元了。

李瑞杰期待着,在2026年2月去北京旅游,他是个历史迷,对北京的故宫、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景点向往已久,他期待能在太和殿广场上漫步,和600年前的先人们来一次灵魂碰撞。

他说:“2月份的北京会不会下雪啊?要是能在雪里逛故宫,那该多好啊。”

1 阅读:123

评论列表

大河

大河

3
2025-02-07 21:50

也不知领导,董事长啥的,一年攒了多少钱

虎嗅APP

虎嗅APP

捕获精选|深度|犀利的商业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