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龙华区发布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龙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4.45亿元,同比增长5.6%。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展现了“龙华作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创造了“龙华经验”;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厚植了“龙华优势”;城区面貌焕新出彩,绘就了“龙华画卷”;民生福祉可感可及,彰显了“龙华温度”……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龙华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部署安排,全区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千方百计稳增长、兴产业,蹄疾步稳抓改革、扩开放,坚定不移谋创新、强支撑,全力以赴补短板、提品质,持之以恒优生态、护环境,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全市领跑,制造业优势持续放大,奏响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奋进之歌。
充满活力的北站国际商务中心。
从曾经的“关外小镇”,到数字经济先行区,再到繁荣兴盛的深圳数字经济核心区,龙华始终以奋斗者的姿态推动区域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走在前列。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下的龙华,正处于转型升级、高位求进的关键时期,龙华区确定了“高标准打造数字龙华,高水平建设中轴新城,高站位推进深圳都市核心区建设”重要战略。迎着浩荡东风,向着春天进发。肩负着经济大区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怀揣着“再造一个新龙华”的壮志雄心,龙华这片热土将继续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持续向“高”攀升
展现“龙华作为”
回顾2024年,龙华区聚奋进之力、行务实之举,不断向“高”攀升、向“新”而行,谱写了令人振奋的发展篇章。
开市客华南首店在龙华开业。
2024年,龙华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展现“龙华作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154.4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55亿元,同比下降22.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31.63亿元,同比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22.27亿元,同比增长4.9%。
工业投资强力支撑,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突破12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8%。在投资的牵引下,建筑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30.1%。工业投资大幅提高,突破47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7.8%。2021年以来年均增长47.1%,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39.2%。
建泰城市更新项目是深圳市首批、龙华区首个工业上楼试点项目。
消费市场温和复苏,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趋势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5.86亿元,同比增长3.5%。从类别看,20个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别中,10个大类实现正增长,6个大类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绿色消费增势较好,新能源汽车类同比增长22.2%。数字消费快速增长,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7%。
进出口贸易保持稳定,出口活力释放。2024年,全区进出口5611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3860.8亿元,同比增长10.2%。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龙华区首次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十强榜,创历史最佳。此外,还获评全国年度影响力城区,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创造“龙华经验”
2024年,龙华区全年推出168项改革任务、700条改革举措。八项改革措施获国家级荣誉,一批改革项目获省、市推广。
最值得关注的是,龙华建成全市最大的区级国际合作中心,落户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与葡萄牙阿伦克尔市、阿联酋哈伊马角经济区缔结国际友好交流城区;高水平承办深圳·米兰双城时尚周。成立产业出海联盟,发布“黄金十六条”,2024年1月-11月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13%;全国首个“低空+高铁+地铁”新型出行方式惊艳登场,多项改革获国家级殊荣。
全国首个空铁联运项目在深圳北站启动。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厚植“龙华优势”
2024年,龙华区工业生产持续扩大,高技术产品增势较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6500亿元新台阶,增加值增长5.6%。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碱性蓄电池产量增长81.9%。消费电子相关产品产量明显增长。电子计算机整机、微型计算机设备、笔记本电脑产量分别增长20.4%、22.5%、79.2%,手机产量突破1.6亿台。
第三产业活力增强,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全区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9%,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突破15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3.5%,连续2年实现双位数增长。生产性服务业支撑稳定,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增长,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创2021年以来新高,增长26.9%。
这一年,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区“1+2+3”现代制造业体系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稳步发展,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七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产出突破56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稳定,增加值同比增长6.1%。超高清视频显示、高端医疗器械、低空经济与空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加值分别增长14%、26.7%、42.9%。
城区面貌焕新出彩
绘就“龙华画卷”
2024年,龙华区完成了梅林关国际咨询整合深化,鹭湖“公建四馆”全面封顶。
轨道五期22号、25号、27号线全面开工,在建轨道46.5公里、城际铁路21.1公里,新增里程数、站点数均居全市前列。新增道路12.5公里、非机动车道44.5公里,改造慢行系统5.2公里。开通低空航线62条,数量占全市近三分之一。深圳北站高铁总客流突破1.16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新建公园3座,新增绿道、碧道、远足径、郊野径约37公里。观澜河获评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牛湖水碧道获评省级绿美碧带。观湖世纪广场作为全国唯一项目,获评世界建筑节最佳景观奖。观澜“守望田野”作为全市唯一项目,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民生福祉可感可及
彰显“龙华温度”
这一年,龙华扎实办好120项民生实事、1135件民生微实事,九大类民生支出达2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近八成。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新成立11个教育集团,新改扩建幼儿园15所、中小学校9所,新增托位5958个、学前学位4410个、义务教育学位1.4万个;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市新华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龙华医院开业运营,全区新增床位超6000张、增量全市第一,国家基本公卫考核排名全市第一。
深圳市新华医院建成投用。
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超1.5万套、供应分配超8千套,均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龙华区还首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三大奖项“大满贯”。
“五大方向”谋新篇
助力发展跨越向前
当前,随着“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多重战略利好、政策红利正在持续加码、加速释放。
特别是深圳数字经济核心区、低空经济先导区、人工智能集聚区、深港创意设计合作区、三大总部集聚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承载区等重大战略布局纷纷落地落实,新产业新动能加速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后劲更为充足、前景更加广阔。
如今的龙华,正处于战略机遇多重交汇、支持政策复合叠加、自身优势加速释放的黄金发展期、跨越赶超期。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龙华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发展前景愈发广阔。日前,《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了国务院批复,规划将龙华南部纳入都市核心区范围,并在龙华北部规划打造龙华中心。在此基础上,龙华区提出了南北“双中心”“双十园”的战略规划,全面融入深圳市“一核多心网络化”城市空间格局。这为龙华区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基于此,龙华区明确2025年发展重点聚焦五大方向:
聚焦高标准规划,加快打造“双中心、组团式、生态型”的一个空间发展“新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做优做强符合“三化三性一力”要求的两大产业互促“新体系”;聚焦高水平突破,充分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澎湃强劲“新动能”;聚焦高效能治理,全面建设宜居、枢纽、韧性、智慧四大现代典范“新城区”;聚焦高品质生活,持续增进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五大可感可及“新福祉”。
“十大计划”再加力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者获悉,龙华区将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在内需、产业、科技、规划、改革开放等重要领域实现更大作为。
扩大内需位列龙华区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之首。龙华区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落实“两新”政策,推动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扩容提质,全力激发消费潜能。积极拓展有效投资,坚持保投产、保续建、促新开、强储备,优化固化现代化投资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善“一园一站三格”虚拟园区定格化服务,扩大“免申即享”事项范围,开展惠企服务活动超百场,确保各类惠企政策资金高效兑现、精准直达。
紧随扩大内需,龙华区将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攻坚突破,高标准打造深圳数字经济核心区,加快建设北站数字经济总部集聚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35%;加快智能通信模组全球智造基地建设,前瞻布局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光网络技术、显示技术等产业链前沿,力争网络与通信产业产值超过3100亿元;加快富士康VR/AR高端制造产业园建设,支持智能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全屋智能产品等智能硬件研发推广,打造“智能制造+泛终端”集聚区,力争智能终端产业产值超过3300亿元。
龙华区将奋力在科技强区建设上攻坚突破,加快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引领区。图为宝德计算机生产车间。
此外,龙华区将奋力在科技强区建设上攻坚突破,加快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引领区;奋力在城区规划建设治理上攻坚突破,加快打造更具品质、更有魅力的现代化城区;奋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攻坚突破,为龙华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奋力在高水平开放上攻坚突破,紧扣“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服务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上攻坚突破,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龙华;奋力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上攻坚突破,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奋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攻坚突破,努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奋力在平安法治建设上攻坚突破,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回首过往,实干担当是龙华发展的永恒旋律。每一份成绩的背后,都凝聚着龙华人的辛勤与汗水,都源自龙华人的实干与担当。举目未来,伴随着五大方向、十大计划的推进,新质生产力的蓬勃涌动,将在龙华这片土地上绽放出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不断奏响新的华章。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金璐/文陈建华蔡维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