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认真指挥交通。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复工返岗的高峰悄然拉开帷幕,道路交通压力不断增加,交通安全风险也随之上升。为了保障广大市民群众顺利返岗,厦门交警结合往年经验,特别整理了一份复工季的交通安全提醒,希望大家牢记相关法律法规,杜绝交通违法行为,共同营造平安、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酒后绝对不驾车
年味尚未消散,元宵节即将来临,在聚餐饮酒时一定要牢记“酒后禁驾”。酒后驾车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危害自身安全,还可能危及他人生命。酒精会严重影响驾驶人的触觉、判断和操作能力,导致视觉障碍和身体疲劳,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在一些农村和进城务工人员密集地区,个别人对酒醉驾的危害认识不足,或者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交警查不到自己头上,所以仍有人“顶风上路”。
交警提醒:
●有人误认为,隔餐酒、隔夜酒不属于酒驾。其实不然,驾驶人在饮酒后,最好相隔24小时后再驾车。
●牢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不仅要做到自己不酒驾,还要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远离酒驾。
●酒后驾驶摩托车、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都是交通违法行为,都具有很大危害,醉酒驾驶摩托车还涉嫌犯罪,两轮车稳定性能较差,涉酒骑行无异于拿生命当儿戏。
骑行两轮车要守规
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是许多市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这两类车辆的自我安全防护性能较低,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往往较为严重。复工季期间,电动车、摩托车的违法行为如逆行、不戴头盔、闯红灯、违法载人等仍然时有发生,部分市民群众走亲访友时,还会在车把上挂礼品,那就更危险了。
交警提醒:
●驾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时,务必佩戴安全头盔,确保刹车灵敏可用。
●摩托车应在最右侧的机动车道上行驶,保持安全速度驾驶,不可随意变道;电动自行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非机动车道的路段要靠右侧路边行驶,不可随意变道。
●民生服务行业新入职骑手要时刻牢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交通违法后果的严重性,从一开始就养成文明骑行、安全配送的好习惯,学习掌握交通规则,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摒弃交通陋习,提高交通事故的预防能力。
●摩托车驾驶人应持有相应的驾驶证,车辆要按时年检。
●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时可搭载1名12周岁以下儿童,摩托车后座可载1人,但不得乘坐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
●遇到大型车辆时,务必保持安全距离,切勿抢道行驶。
路上不做“低头族”
横过马路要谨慎,不做“低头族”。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少人在走路、骑车甚至开车时都成了“低头族”。
行人走路时低头看手机,通过灯控路口时,很容易违反交通信号冲向正在通车的马路,继而引发危险。
骑车时打电话、看手机的现象在个别骑手小哥中也时有发生,导致他们无法看到对向驶来的机动车或身边的行人,容易发生碰撞。
个别机动车驾驶人在等红灯或者堵车时,也会掏出手机低头玩一会,或者在驾驶过程中接打电话等,造成注意力分散,极易引发事故。
交警提醒:
●行人走路时不要低头看手机,尤其是在通过路口时,务必注意观察来往车辆。
●骑车时不要接打电话或查看手机,避免因分心而发生碰撞。
●驾车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属违法行为,如需接听电话请提前连接车载蓝牙或蓝牙耳机,如需手持使用手机,请选择可以停放车辆的地点将车辆停下后再进行操作。
远离超员车、“黑车”
出行时要选择具有营运资质的车辆和驾驶员。
复工季期间,部分企业采用包车运送务工人员往返工作地,个别人图方便,随便选用那些没有营运资质、没有正规牌证手续的车辆;还有的选择“挤一挤”“凑合坐”,导致车辆超员,总觉得一会儿就到问题不大;有的村民或务工人员,还会乘坐农用小货车、拖拉机、三轮车等不可载人的车辆,甚至出现货厢载人、人货混装现象……这些行为看似方便,实际上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很可能就会害了自己。
交警提醒:
●包车出行时,无论距离远近,务必选择具有营运资质的车辆和驾驶员,坚决抵制“黑车”和超员车。
●切勿乘坐农用货车、拖拉机、三轮车等不可载人的车辆,避免发生人货混装等危险行为。
●正规车辆有牌有证,司机驾驶经验丰富,能够为大家的安全出行提供更多保障。
●自驾车出行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超员,坚持“多一个都不行”。
警惕大型车辆盲区
大型车辆如货车、客车等存在较大的视觉盲区和内轮差。“盲区”是指大型车辆驾驶人坐在驾驶室内观察车外情况时,视线被遮挡的区域,当行人或车辆处于大型车辆的视线盲区时,驾驶人无法及时发现,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大型车辆转弯时,后轮的行驶轨迹是一条比前轮轨迹半径更小的弧线,从而形成“内轮差”,如果你处在大型车辆的转弯侧,且距离车身较近,那么即使大型车辆前轮可以从你身边安全经过,后轮仍有可能别碰到你。
复工季期间,大型车辆的出行频率增加,交通安全风险也随之上升。
交警提醒:
●不论是走路还是骑车,切勿在大车前方穿行,务必远离大型车辆。
●遇到大型车辆转弯时,应保持安全距离,切勿抢先超越,待其通过后再通行。
●驾驶小型车辆时,尽量避免与大型车辆并排行驶,保持足够的横向距离。
预防疲劳驾驶
经过八天长假,不少人的生活作息有所调整,长时间的作息不规律或游玩都容易导致身体进入疲劳状态,驾车就可能会因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等原因,出现开车犯困、容易疲惫等症状,甚至疲劳驾驶。
交警提醒:
●驾车前一天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连续驾驶时间不要超过4个小时,如果连续行车达到4小时,需要在安全地方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
●如果行车中有疲劳感,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最稳妥的方法是在安全地带停车,下车活动,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切不可强撑困意继续驾驶。
交安知识勤学习
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
随着小汽车、面包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村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它们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再加上不少村民和进城务工人员交通安全知识相对匮乏、交通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交通行为随意性较大,发生了不少本可避免的交通事故。
交警提醒:
●请广大市民主动学习交通安全知识,了解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的含义。
●厦门交警会通过进企业宣讲、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提升自身交通安全意识。
●驾驶车辆时,务必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出行、安全驾驶。
(文/厦门日报记者孙玉玉通讯员齐铭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