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为了演电影而减肥,还是为了减肥而拍电影,重要吗?

莱驹为右 2024-02-17 09:02:51

这几天《热辣滚烫》在影院热播,在短视频、朋友圈中热评不断,引发了很多人对自己普通人生的共情,抑或者对贾玲一年减肥100斤的热议,一派热闹的景象。我走进电影院是因为看了前期一个1分钟左右的访谈,感觉贾玲整个人的变了,除了一笑起来两个梨涡荡漾之外,从脸到表情到声音到语调,和记忆中那个人完全不一样。看完了才明白,贾玲是入戏太深,还在乐莹的世界里用她的方式继续生活着。乐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只是善良,又不是真傻

一开始,乐莹是以一个两百多斤的胖女子出现的。胖容易让人联想到的就是懒,就是好吃,就是笨,总之就是一种腻乎乎,暮沉沉的样子。而这个样子,让周围的人容易产生的感觉就是厌弃。所以,工作的失去、妹妹的嫌弃、男友的抛弃仿佛成为了理所当然,胖成了她的原罪。

父母对她还是疼爱的。允许她长时间的啃老,愿意和她有生活上的交流。但是几乎没有人关心过她心中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愿望。实际上,连她自己都没有真正好好的想过,在意过。

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她是那个过于为他人着想,而习惯性的委屈自己的那一个。她和妹妹发生严重冲突甚至大打出手,但还是会为了外甥女上学的事情愿意在房屋过户手续上签字;她被男友和闺蜜劈腿,但还是会以伴娘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婚礼上,只是为了闺蜜不被人说成小三;她和健身教练同居,为对方参赛的梦想做饭、出钱、鼓励,却连个恋人的身份都没有确认过;她不断的把自己最好的苹果全部奉上,却被人误认为不爱吃苹果。

可以说,乐莹的前半生,就是把所有的人都摆在了靠前的序列,唯独没有想过,自己都没有在意过的自己,怎么可能在别人那里得到珍视?

爱情起缘于一场误会,但终结于自我的觉醒

乐莹和健身教练的爱情,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误会。第一次是乐莹在玻璃外看到健身教练在练习,二人有一次深情的对视。乐莹是欣赏和羡艳的目光,而教练实际上是顾影自怜地整理头发,压根没有看到她。第二次是公园散步,乐莹以为是一场约会,实际上是教练不得不完成的一次销售任务,而冷风起是温暖的披衣,不过是健身房老板强威注视下的制服呈现而已。第三次是拳击手套中的字条,阴差阳错的到了乐莹手里,成为了一次深情的告白。乐莹就这样沦陷了,陷入到一场虚构的爱情之中。

甚至到健身教练对她大吼大叫,对外人撇清他们的关系,进而一走了之的时候,乐莹还是没有放下对她的爱情。她只是迷惑,不是说好了要追求理想的吗,为什么3万块钱就妥协了呢?

直到自己坚守了梦想,一年不间断的训练,让乐莹发现原来自己可以控制、改变的是自己,面对教练的再次示好平静的说出那句,看心情吧,她才真的放下了这段牺牲奉献式的爱情。

成功不仅仅是一场胜负,而是对自己的一次次不辜负

相信看到乐莹上拳击赛的现场时,很多人都抱着一种期望,盼望着乐莹能够绝地反击,反败为胜吧。这种普通人逆袭的情节如此励志,如此激动人心以至于如果结局不是这样就会让人因巨大的心里失望而认为片子没有拍好。普通人太需要赢一场来证明自己,来酬谢努力,来燃起希望。而世俗对于成功的定义又如此简单直接,打败了就是赢了,考上了就是赢了,升职了就是赢了,结婚了就是赢了……

但是也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成功的定义,这个定义是自己给的。比如坚持了一整场比赛,比如这一次比上一次进步,比如突破了自己的一个习惯、看到了一个盲区,比如连续打卡了1000天……这个成功将人生看成了一场体验,看着自己从过去的样子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看着自己从今天的样子走向未来想要的样子,这是一种生发,一种肯定,一种确信,一种将自己人生支棱起来的原动力。许了自己人生的诺言,然后一次次去努力实现而不辜负,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功吗?

所以,贾玲是为了演电影(赚钱)而减肥,还是为了减肥而拍电影,重要吗?

0 阅读:19

莱驹为右

简介:爱好历史的莱驹为右还喜欢解读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