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市两会·实干2024|聚焦民生实事,绘就幸福舟山新画卷

“快递已经送上岛了!”“有护理员上门给我们老年人服务,太幸福!”“看病方便多了!”……一句句质朴而真挚的话语,道出了舟山百姓生活的新变化。

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将民生置顶,在“民生面对面·书记市长走进基层单元”活动中广纳民意,涵盖城市发展与百姓琐事。从物流“最后一公里”到养老守护,从医疗资源优化到交通改善,再到困难群众帮扶,每项政策、举措都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为群众带来便利与幸福。

让我们循着“民生面对面”足迹,感受这一年舟山民生改善的澎湃脉动,探寻城市幸福升级的密码。

着眼看病难

畅通生活脉络

就医看病,是百姓生活中绕不开的事。

去年,“民生面对面·书记市长走进基层单元”活动将目光聚焦于“就医便利化”,全力推动挂号、候诊、住院等流程的优化升级,致力于提升群众的就医体验。

虞先生因肾囊肿切除术需办理住院手续。在舟山医院门诊医生的悉心指引下,他来到住院全程管理中心,住院所需的常用检验检查项目几乎都能在此一站式完成。虞先生的就医新体验,得益于我市借鉴浙二医院先进经验,成功构建起的院前标准化全流程服务模式。

除此之外,我市推出在线预约“候补挂号”服务,有效避免号源浪费;新增设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自助机,老年综合服务站也正式投入使用;舟山市口腔医院业务用房改建项目竣工启用有效弥补原舟山市口腔医院地方小、设备少、医生缺、停车难等缺陷……一项项就医便利化举措落地生根,让患者就医过程更加顺畅。

对于悬水小岛百姓,畅通就医渠道至关重要。

古稀之年的傅大爷需要定期前往医院检查、化疗、开药,他申请了我市推出的“海岛幸福陪诊”服务项目后,陪诊员全程贴心照料,让他倍感安心与温暖。

家住嵊泗县菜园镇的74岁徐先生,因患热射病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被紧急送入ICU。医生在患者右下肢置入PICCO管,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而此前,徐先生的家属还以为要送往上海医治。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实施以来,我市依托省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大幅提升了海岛区域急重症救治能力和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去年以来,“空中120”航线飞得更密,更好地为生命保驾护航。省航空应急救援舟山备勤基地自去年1月底成立以来,已成功执行救援行动20余起。

普陀区积极打造“共富方舟”医疗船,常态化组织医疗专家送医上岛,开展体检、诊疗乃至手术等多样化医疗服务。普陀经验在全市推广后,各地纷纷面向偏远小岛开启“健康方舟”送医服务……

这些看病难问题的解决举措,为百姓健康筑牢了坚实防线,更畅通了他们生活的脉络,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民生关怀。

聚焦“一老一小”

增进民生福祉

翻开“民生账本”,我市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在去年7月23日召开的“民生面对面·书记市长走进基层单元”活动现场,多位代表建言献策,建议推进养老护理员队伍增量提质,加快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养老护理员队伍。

1月30日上午,“长护险”护理员钱科瑜和往常一样,提着护理箱,准时来到定海失能老人吴老伯的家中。浙江长护健康养老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在整个春节期间安排了护理员,为153户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关注养老,我市还挂牌成立了养老护理员教育培训中心;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全市首批技师工作室5家,技师人数增长35%;新建10家幸福食堂,极大地缓解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

聚焦“一老”是守护夕阳,聚焦“一小”则是点亮希望。

我市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全省首创“舟山宝宝屋”公益临时托育模式,落地17家“宝宝屋”,提供托管服务6000余次;实施“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服务特殊儿童3000余人次;市关爱困境妇女儿童基金设立并接受捐款近500万元,保障“困境儿童”“困境妈妈”基本生活需求。

去年我市发布了首批10家儿童友好酒店和民宿,建设如沈家门渔港小镇非遗馆等17个海洋特色场馆,发布42条“可研可玩可学”的研学线路,拓展26个儿童友好研学实践基地。

校园住宿环境温馨舒适,有专职教师悉心照料学生的饮食起居,还有专车专人往返接送……去年秋季开学以来,原桃花镇中心学校的12名小学生在舟山本岛开启了全新的校园生活。这是我市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构建起市域一体的教育设施布局的一个缩影。

舟山这座温暖的城市,也让“小候鸟”们不再孤单。目前,全市持有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公办接纳率达93.14%,超出省定目标3.14个百分点;其中,定海、普陀两区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岱山、嵊泗两县继续保持100%的高接纳率。

关注民生期盼

夯实共富根基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家门口拿个快递是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小岛百姓来说,在家门口就能收快递,是一件颇具幸福感的事儿。

去年3月28日上午,“民生面对面·书记市长走进基层单元”活动走进普陀展茅街道,一场关于物流上岛进村的热烈讨论在此展开。

如今,在普陀海岛,每天有20条“客货邮”合作线路的客船、公交穿梭于蓝天碧海、绿水青山之间。快递顺利上岛进村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岛农户借助“陆岛联动”模式,将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农产品快递物流的顺畅出岛。

聚焦物流上岛进村的“最后一公里”,我市出台《舟山市快递物流网络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强快递物流体系建设。这一举措,敲开了快递包裹“进村门”,打通了渔农产品“出村路”,更开启了独具海岛特色的共富之路。

“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去年,“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首批11个创建示范岛顺利完成验收。截至去年10月底,首批创建示范岛累计实施项目187个。第二批6个创建示范岛累计实施项目92个。

从医疗、养老、教育,一件件民生事都承载着群众的热切期盼;干好民生实事项目,是对群众诉求最温暖的回应。

去年,我市积极推进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聚焦文化、卫生、教育、养老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规划布局、政策制度、项目建设等有效路径,切实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衡、优质可及。

比如,各种新突破。位于嵊泗县菜园镇小关岙村的泗礁岛生态农业产业园盛大开园,标志着嵊泗设施农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我市首座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正式投入运营,可支持22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日均服务能力在160车次以上;金岛路150号的“临城菜篮子惠民店”开业后,更加方便了附近群众买菜购物。

比如,一组组数据。我市老旧小区燃气立管改造项目超额完成30公里,惠及住户5021户;完成农村公路提升115公里;“海岛善居工程”为120户困难群众改善居住环境;新增残疾人就业412人,完成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139人……

如今的舟山,正以民生为笔,以实干为墨,不断书写民生改善的崭新篇章。

记者:何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