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瑜:铭记,东山岁月|花地新苗·一张图读懂广州城

羊城派 2025-02-09 19:02:33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大学城校区)

每座城市都有个老地方,承载着岁月的声音与记忆,留下无限含蓄的温柔……——题记

闲走·东山

步履悠然,伴着红墙绿瓦,聆听古老街区的声音。浮云稍沉,微雨轻飘,似有一层若隐若现的薄纱拢着道旁的小洋楼,拂过来往行人的发梢。多少年来,岁月侵蚀了建筑上块块瓦砖,留下了斑驳的印记,却从未剥夺这里的生命力。风儿卷起脚边落叶,静静听,土地下起伏的胸膛有着百年不息的心跳声……

人间烟火可入画,举手抬足皆成诗。云儿温柔,踏着迷雾跨过多少年的历史长河,牵日引月,照耀这片土地。几个小孩飞奔过去,口中叫着笑着;老人提着菜篮,里面新鲜的菜叶还带着水珠;外来的摄影家左顾右盼,举起相机眯起眼,试图将这寻常而不平凡的景色定格……时光荏苒,岁月似歌,昔日权贵聚集的地方也变成了今日热闹非凡的“潮人街”。笑声、叫声伴着粤语那古朴又动听的声调,游客们脸上的笑意与眼中映出的蓝天白云,皆是东山口如今生生不息的最好证明。

岁岁年年,美景依旧。最爱夜幕将至,街道旁的路灯晕开朦胧的温暖,林立的店铺霓虹灯色彩斑斓。暖黄色的光芒洒在略显“苍老”的砖墙上,片片砖瓦色泽也显得黯淡下来,倒有一番复古的气派。光束缕缕穿过树叶的罅隙,蹁跹走过时光反复走过的路,将树影曳曳映在红墙黛瓦上,仿佛在叹息、在吟诵、在回眺一座城的来时路。时光匆匆,街道上一年一年不减嘈杂,但在急切的步履中难得停下来,还是能看见细微处所遗留的从容和恬淡。这时举头,看一轮明月照过千万年,沧海桑田,可东山口人仍是老广人心中的珍宝,从未改变。

食味·东山

要想真正认识一座城,品尝美食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向街巷,广州的本地美食香味飘来。门庭若市的小店前,点一份牛杂,浓香的酱汁、鲜美的牛杂完美融合,热气慢慢蒸腾,勾出馋涎欲滴。一口下去,汁水在口中散漫开来,牛杂软而不烂,汤汁浓郁,简直就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

猪红汤也是本地的一大特色美食。捧着一碗热汤,鲜嫩软滑的猪红,翠绿的韭菜,浓浓汤中带着胡椒的辣味。喝一口,那酥麻又通畅的感觉自下而上蔓延开来,暖胃又提神。糖水自然也是广州一绝。各种各样的糖水堆上色彩明艳的小料,水果软烂、西米弹牙、红豆糯香,更不用说那浓厚黏牙的芝麻糊,入口即化、奶香浓郁的双皮奶了。坐在朴素的小店铺中,看着店主笑容灿烂,品尝着糖水,口中和心里都很甜蜜。

守望·东山

东山口,不仅仅是一个地点,更是无数老广州人心灵的寄托,也是广州历史的一个缩影。又是一个晴天,阳光如鎏金般在树影交错中熠熠生辉,令人一时迷了神、花了眼。远处的白云拥着广州塔,默默注视着仍然人山人海的东山街。拨开云雾,天空澄澈透明,通过东山的一点一滴去看它的漫漫岁月……

在明朝时期,东山口是广州的东门,是外来商人进出城市的主要通道。后来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官宦名流、华侨、富商和政要的聚居地,住宅楼房多为西洋式花园别墅。抬头望去,窗上、栏杆上精致花纹仍存,仿佛在无言地诉说那个时代的辉煌。

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选定东山为传教基地,许多欧式建筑在这一带兴起。剥落的墙皮,墙根下积累的土灰不会淹没它的曾经。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广州的繁荣与变迁,也为东山口增添了文化底蕴。

民国时期这里更是权贵聚集的地方,中共三大会址也位于此处。眼前一闪,仿佛回到民国,那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个阶段,东山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温柔的注脚。

在今天,漫步于东山街头,那粤语代代相传,婉转动听,叩动游人的心弦。闲观人来人往、花开花落、日升日落,广州不老,东山依旧。这片土地自由而张扬,怀抱每一个前来观光的人,以不变的姿态蹚过历史长河多变的洪波。我与其他游客们一样,怀着一腔热情和崇敬,回望而远眺这广州的一角——东山口。

总有这样一座城,它屹立不倒,装满人们的快乐和牵挂,静静等着你来。广州如此,而东山口则是它里面的一个信箱,盛满历史寄给未来的往事。可是,东山口的历史在继续,广州的历史亦然。背上行囊,毅然奔赴诗和远方,在奋斗的同时也一定要铭记,故土岁月留下的心头温柔。

注:该文章为初赛优秀作品展示,不等同于决赛获奖。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作者提供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