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意外保住中国东北?
1904年,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投入上百万兵力厮杀,耗资相当于清朝20年财政收入。这场被国人视为耻辱的战争,却阴差阳错成为中国东北主权的“意外守护者”。
沙俄的东北吞并计划
军事占领:1900年沙俄以“护路”为名,17万大军占领东北全境,修建中东铁路支线,完成西伯利亚铁路闭环;
移民殖民:计划10年内移民50万,将哈尔滨建成“东方莫斯科”,1903年俄籍居民已达3万;
领土野心:俄远东总督提议将中俄边界南移至长城,把东北之地变成沙皇帝国的“黄俄罗斯”。
战争红利:中日俄的三方博弈
日本惨胜代价:
耗资30亿日元(约合清朝15年岁入),战死8.4万人,陆军中队长以上军官损失67%;
沙俄战略收缩:
太平洋舰队覆灭,波罗的海舰队覆灭,国内爆发1905革命,对华殖民扩张停滞15年;
中国意外获益:
1907年《日俄密约》承认东北主权属清,张作霖借机壮大奉系,1912年东北驻军增至20万。
日俄纠葛历史拐点
经济缓冲:日本战后欠债20亿日元,直至1911年才还清,无力立即侵华;
战略窗口:1905-1931年间,东北自主修建铁路1200公里,建成亚洲最大的沈阳兵工厂;
人口红利:关内移民“闯关东”涌入,东北人口从1904年500万增至1930年3000万,奠定抗战人力基础。
若没有这场“狗咬狗”的战争:
沙俄移民计划将使东北俄族人口超50%;日本提前30年实施“大陆政策”;山海关或成中俄边境口岸。
历史的吊诡之处,往往藏在伤疤之下。大家觉得东北能保住主权是实力还是有一定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