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昆明“春菜经济”再度升温。得益于气候条件稳定和农业技术革新,2025年首批“头水春菜”较往年提前一个月批量上市,种类更丰富、价格更亲民。从田间到餐桌,春菜供销链条高效运转,市民争相尝鲜,农户喜获增收,绿色农业与消费升级形成良性互动。
春菜供应充足
价格小幅回落
清晨的昆明篆新农贸市场人声鼎沸,摊位前堆满了翠绿的豌豆尖、鲜嫩的香椿芽、饱满的青蚕豆等时令春菜,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各种春菜摆放得琳琅满目,商贩赵先生告诉记者:“这几天的香椿价格比去年同期便宜些,去年头茬香椿批发价要120元一公斤,跟今年的零售价差不多。我前天在批发市场抢到一公斤,批发价80元一公斤。但量太少,今天就没抢到货。”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香椿主要产自昆明团结、文山、曲靖马龙、楚雄等地。
篆新市场负责人介绍:“春节前市场内就有反季香椿上市,大年初五市场内就出现头茬香椿,量不大,只有零星几个商家在售卖。近期市场内的香椿售价每公斤80元至120元不等,等本地香椿大量上市时,价格或许还会浮动。”除了香椿,金雀花、灰灰菜等春菜也摆上了摊头。商贩高先生说:“这个金雀花100元一公斤,产自大理,本地金雀花还要再等一段时间。”而灰灰菜这两天刚上市,售价5元三公两。
“今年气候好,香椿产量比去年高,价格降到了每公斤65元左右,销量涨了三成!”摊主王女士一边整理货架一边介绍道,除“春菜贵族”外,平价春菜价格持续亲民豌豆尖8-12元/公斤、青蚕豆10-15元/公斤等成为市民采购主力。
科学种植助力“抢鲜
线上线下同步热销
在昆明安宁市的万亩蔬菜基地,菜农李建国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控大棚温湿度。“今年用上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春菜生长周期缩短了5天,成本还降了10%。”他指着成片的青蚕豆田说,“这批豆子已经通过‘绿色认证’,每公斤收购价比普通品种高1.5元。”
而昆明市郊的团结街道蔬菜种植基地,菜农张建华正忙着收割今年的第一茬春菜。“我们采用大棚育苗和错峰种植技术,确保春菜提前10多天上市,抢占市场先机。”张建华告诉记者,今年他种植的10亩青蚕豆已全部被电商平台预订,预计收入比去年增加20%。
“昆明人的春天是从吃春菜开始的!”正在选购荠菜的市民刘女士说,她每周都会买蒲公英凉拌或煮汤,“老一辈讲究‘咬春’,吃这些野菜能清热解毒,图个健康。”年轻消费者则更青睐新潮吃法,如香椿拌豆腐、春笋炒腊肉等,社交平台上相关食谱点击量已超百万。除传统市场外,盒马鲜生、美团优选等电商平台也推出“春日鲜菜专区”,提供产地直供服务。除此之外,昆明的一些超市也上架了春菜,润城第二大道生鲜超市负责人表示:“目前春菜的销量还比较稳定,主要是一些追求新鲜和健康的顾客购买。随着春菜产量的增加,后续会加大进货量,为市民提供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