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天眼”+云脑:资阳“硬核”科技守护土地红线

春节期间热映的军事电影《蛟龙行动》给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里特种兵们的精良装备更让影迷们心驰神往。其实,在资阳市国土资源系统里,也有着一支装备精良的高科技现代化队伍,他们的装备可天上飞、地上走,进行全天候布控,还能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实时监测。这支队伍就是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雁江区国土资源分局行政执法大队。一起去看看他们都有哪些“硬核武器”。

天上飞

无人机巡逻守护耕地红线

装好机翼,调试遥控,轻拨遥杆,随着嗡嗡声,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飞入山间地头……自节后上班开始,资阳市雁江区国土资源分局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田迈每天都和同事带着“秘密武器”在附近乡镇的重点区域进行航拍,从他们手中的遥控画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无人机飞过的各种场景记录。

这就是“科技治违”的新武器——无人机空中巡查。

近年来,执法大队加大了“科技治违”巡查力度,通过无人机航拍数据自动化采集和自动化分析、违规行为自动化识别、违规行为报告生成、分类统计、数据可视化等方式建立起一个智能综合巡查系统,并形成针对辖区范围内新建、疑似违建等数据信息的分析结果。

执法人员通过无人机可实时监测耕地情况。

“因为很多违建都在山坡上、树林里,靠人走过去往往时间长,取证还很困难,有了无人机就能很好解决因地形复杂发现难和取证难问题。”田迈告诉记者,使用无人机,可以从监控屏幕上清晰看到无人机扫描区域的实时动态画面,人工踏勘难以到达的片区也一览无余,实现巡田工作无死角、全覆盖,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提升了巡查效率。

据执法人员介绍,无人机空中巡查飞行高度可达120米,可视范围1公里左右,同时可以进行高清录像、拍照,成为监控“两违”的“千里眼”。

小小无人机在巡查中也“屡建奇功”。田迈回忆道,去年年底,执法大队接到举报,某乡镇有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但该举报者只说了大概位置,难以实地定位。随后,执法人员通过无人机对该区域进行航拍巡查,很快找到了违建点,并依法予以拆除。

地上走

卫星遥感手机“接单”核查违法行为

“你有一个订单,请查看!”核查土地违法行为,可以在手机上“接单”,这对于执法人员李佳蔚来说,是以前没有想过的全新体验。

工作的时候他打开手机App“国土调查云”,便能获取雁江区范围内疑似违法用地的任务信息,开始“接单”。

“随处拍”app能实时核查违法用地情况。

随后,他依据导航前往目的地。“订单”在这个地块设置了4个坐标点,他按规定站在每个点位拍摄一至两张照片。上传照片后,这单任务完成,接下来只需等待后台审核。

通过“随处拍”核查违法用地,一个执法人员一天最多可“接单”10多次,这比以前便捷、高效了许多。

“随处拍”的图片传回后台后,通过自动识别和人工识别的方式,提取以上的变化图斑,形成一份疑似土地违法的“问题清单”。执法人员对“问题清单”上的线索进行实地核查,随即对每个违法地块制定处置方案,该拆除的拆除,该复耕的复耕。

手机卫星联动大大提高了日常执法的效率。李佳蔚对此深有体会:“每个疑似违建图斑都会直接发送到我们的手机系统里,我们通过手机系统可以直接导航到疑似违建地点,如果确定是违建,还可以直接通过GPS定位划出建筑红线。”

李佳蔚认为,对于以前难以及时发现、主动介入的违法用地情况,现在执法人员更有底气了——卫星谁都躲不过,任何人都没法抱侥幸心理。

“大脑”管

实现执法智能化

“科技治违”离不开一个出色的“大脑”,这个“大脑”就是国土调查云工作平台。

据了解,该平台主要集成4大功能模块:一是数据图形展示模块,实现对多项卫片(即卫星照片)数据的查询与展示;二是基本农田态势感知模块,实现对基本农田的智能化监控;三是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生成各类报表;四是日常巡逻查询模块,集成一系列巡逻数据。

其中,“大脑”最核心的作用在于对卫片的分析与利用。

执法人员田迈向记者解释道,卫星像“天眼”一样从太空俯瞰整个地球,地上的房屋、田块、道路清晰可见,街道上的树木、田里的塑料大棚也清晰可见。执法人员通过卫片,让各种非法占地、非法采矿无处遁形。

说罢,工作人员现场演示起了如何利用卫片执法。

——深绿的地图、遍布黄色斑点的地图、蓝绿相间的地图……屏幕前,工作人员宋玉梅将一张张地图依次点开:“这些地图包括用地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审批状况等。”新的卫片下发之后,只需将资料输入平台,队员们就可以即时了解相关要素,对现状、规划、批征供、基本农田等实施一体化高效分析,再调用周边视频,即可方便地了解现场情况。

此外,这个“大脑”平台还专门设置智慧控违管家,定时定点及时生成待核查任务,分派待核查任务清单,有效减少人为干预造成的执法不公,避免人情案件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云平台”促使行政执法流程衔接更顺畅,实现严控增量和消化存量相结合,保持违建治理高压态势,做到新增违建和历史违建“两手抓”,有效地将违法行为“止于未发、禁于萌发”。

从人防到技防,从人工到智能,“硬核”武器的背后,是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雁江区国土资源分局数字赋能耕地保护的生动实践。

云平台对多项卫片信息进行实时核对。

接下来,该局还将把这套“技防”信息化平台全面应用于全区国土资源管理与执法工作,严格落实自然资源执法工作“硬起来”“严起来”“实起来”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工作机制,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私挖盗采矿产资源、乱占耕地建房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守土地管理红线底线,严格保护耕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