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舒:致鸡公榄:红灯笼映照下的羊城旧梦|花地新苗·一张图读懂广州城

羊城派 2025-02-11 19:11:08

广州市白云区永泰小学

亲爱的鸡公榄君:

安好!当悠长的唢呐声再度悠扬于耳畔,红灯笼于微风中轻轻摇曳之时,我的思绪便如江水般滔滔,涌向那遥远的往昔。你,鸡公榄,是街头巷尾的寻常风物,是酸甜交织的味蕾记忆,更是深深镌刻在广州这座南粤古城的文化烙印。今日,我愿以一颗稚童之心,与你共叙过往烟云,今朝风华,以及明日之憧憬,细说你是如何伴随着这座古城,走过悠悠岁月的风霜雨雪。

在祖父的悠悠记忆中,广州的老街巷,是声音与气息交织的画卷。“叭叭叭”,唢呐声穿街过巷,如一曲悠长的古调,唤醒了沉睡的街巷,邻里街坊闻声而来,孩童们追逐着红灯笼的斑驳光影,嬉戏于骑楼之下。祖父言,彼时未有摩天大楼,但骑楼间的盏盏红灯,却足以照亮一方天地,让街道洋溢着勃勃生机。

“鸡公榄来啦!”伴随着卖榄人的唢呐与吆喝,祖父便携我匆匆而至,只为那一包酸甜交织的珍馐。拆袋瞬间,酸香扑鼻,细嚼之下,甘甜渐显。祖父笑曰:“人生亦如此,先苦后甜,方显真味。”

红灯笼悬于卖榄人肩头,宛如一轮微缩的太阳,将欢乐播撒至每个人的心田。彼时,你是孩童嘴中的零嘴,是大人茶余饭后的慰藉,更是岭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你的酸甜,不仅在于味蕾的享受,更在于那份镌刻于城市记忆中的温情诗篇。

时光荏苒,广州已蜕变为璀璨夺目的国际都会。珠江之畔,灯火辉煌;地铁穿梭,高楼林立。然而,每当我漫步于老街巷,瞥见灯笼映照下的你,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定与归属感。

如今,你已不再局限于街头小吃,而是成为广州的一张闪亮名片。从街巷小摊到繁华步行街,从传统的腌制技艺到岭南文化的璀璨明珠,你见证了广州的蜕变与成长。游客们驻足拍照,品味你的酸甜,惊叹于这小小橄榄中蕴含的广州韵味。

你知道吗?你赋予了这座现代化都市一份难以言喻的根脉。高楼与地铁是其筋骨,而你,则是其血脉,是其与历史的深情纽带。通过你,人们不仅领略到了一抹滋味,更品味到了广州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底蕴。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我常常遐想:未来的你,将呈现何种风貌?唢呐声是否会渐行渐远?灯笼的光芒是否会逐渐黯淡?但我深信,你定将永恒。

你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守望者,是岭南精神的传承者。广州人善于接纳新事物,却从未遗忘旧传统。从粤剧的婉转唱腔到舞狮的矫健身姿,从骑楼的古朴韵味到鸡公榄的酸甜记忆,这座城市以独有的方式,守护着那些看似平凡却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或许未来,你将闪耀于更广阔的舞台,成为岭南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你或许会以更加创新的形式呈现,但那份源自腌橄榄的酸甜滋味,将永不改变。你是广州的味道,更是岭南文化绵延不绝的象征。

亲爱的鸡公榄君,你用酸甜书写了广州的过往,联结了它的当下,更承载着它的未来。你让我领悟到,文化传承并非静止的画卷,而是在现代与传统的交融中绽放异彩。无论未来的广州将如何变迁,我都祈愿,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仍有你的红灯笼摇曳生姿,仍有你的唢呐声悠扬回荡。

愿你的酸甜,永驻广州的城市味蕾;愿你的故事,永载岭南的文化史册。

此致

敬礼!

你的挚友,一个沉醉于广州文化的稚童

寄语:

“当唢呐声再次响彻街头巷尾,请驻足片刻,品尝一包鸡公榄。那酸甜交织的滋味,将为你揭开这座古城的文化密码,带你领略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注:该文章为初赛优秀作品展示,不等同于决赛获奖。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作者提供

0 阅读: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