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最是烟火抚人心

春节期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陕西岚皋的集市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在县城的建设路上,各式各样的干果,精美的对联、灯笼,以及水果、牛羊猪肉应有尽有。人们穿行在热闹的大街上,尽情挑选着自己需要的年货。

“邹老三炒货店”是建设路上开业20多年的“老字号”,80多平方米的店里摆满了各种炒货干果和各类糖果。装袋、称秤,3名店员忙得不亦乐乎。

店主邹学财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每年腊月,店铺早上六点半就得开门,先是补充货品,接着炒货,忙碌一天下来,能有1万多元的营业额。

家住滔河镇的李先生刚从宁波务工返回岚皋,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进店里,他选购了瓜子、花生等六样干果,花了近400元。他说,这些是过年的“刚需”。

“苹果寓意着平平安安,橙子象征着心想事成,砂糖橘则代表着大吉大利……”

过年期间,水果不仅是必需品,也承载着美好的寓意。在街上一家水果店前,三五成群的市民正围在一起挑选水果。来自汉滨区瀛湖镇的老板陈服真笑容满面地向顾客推介着,很快就有200多元的收入进账。陈服真说,自己准备了葡萄、苹果、砂糖橘等多个品种,可供市民挑选。最近几天,每天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岚皋县烟火气集萃之地肖家坝农贸市场,记者看到许多拎着大袋小袋采购食材的市民。

在市场一隅的“茗叶康土特产店”,店主冯丽正在给几名顾客过秤自己烘烤的豆腐干和黑猪肉麻辣香肠。

“进入腊月以来,我们店里的土特产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特别好,尤其是这几天,用村里收购来的土猪肉熏制的2万多斤腊肉、腊猪蹄等早已全部卖完。”冯丽介绍,岚皋县村民今年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自家养的猪,不再是全部熏制成腊肉留着自己食用,而是将多余的猪肉出售,换成了一张张“红票子”。

走进县城里的喜洋洋购物广场、惠家超市、盛源生活超市,店内张灯结彩,商品琳琅满目。

在迎宾路惠家购物广场,市民陈先生购买了两箱酒和1条烟以及1袋大米、2斤粉条,付完钱后站在超市出口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很快一辆小轿车开到超市门前,父子俩把年货搬上后备厢,开心地驶回家。

惠家超市负责人刘志国告诉记者:“现在市民到超市购买商品,基本都是根据家庭消费刚需进行选择,有的还制定了预算清单,消费十分理性。春节期间,营业额比平时增长了30%左右。”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党柏峰张天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