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走进贺兰县金贵镇雄英村蔬菜大棚,一垄垄碧绿的植株排列整齐,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小番茄,从藤蔓中悄悄“探”出头来,让人垂涎欲滴。当日,该村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种植的小番茄提前成熟上市。
鲜红诱人的小番茄。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为原料,在菌种作用下,将其分解成腐殖质,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二氧化碳和一些有益的抗病孢子。”贺兰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马治虎介绍,采用该技术种植的蔬菜抗病虫能力强,在冬季能提高20厘米地温4℃至6℃,棚内气温增加2℃至3℃,可以提高作物抗御低温的能力,还可以让产量增加,以小番茄为例,每栋温棚产量在5000公斤左右,应用此技术可增加产量1000公斤左右,预计为农民增收3000元以上,且早上市10天至20天。
掀开西红柿棚门帘,满眼翠绿扑面而来,一个个西红柿挂满枝头,泛着青绿光泽。村民沙银春正和妻子给西红柿打叉。“我家5栋棚全种西红柿,都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往年相比,病虫害减少一半。”沙银春说,种植西红柿最害怕的就是根线虫病,但今年还没遇到过。2024年,雄英村经先期试种并取得成效基础上,全村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172栋温棚内埋设秸秆和种菌,种植西红柿、乳瓜、黄瓜、小番茄等常见蔬菜。
村民正在给西红柿打叉。
“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植株已有一人多高,结了4盘西红柿,而没用的明显矮了许多,只结了两盘西红柿。”村民杨建国的两栋温棚,虽然同时种植,却有不同的效果。”我们村有1060栋温棚,今年将大面积推广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扩大常见蔬菜种类种植,不断推动蔬菜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果蔬产业的特色和品牌优势。”雄英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江说。
近年来,贺兰县已经在5000多亩设施蔬菜种植中广泛应用该技术,如习岗镇新平村、立岗镇兰星村、金贵镇银河村等,今年按照计划还将推广1540亩。(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王若英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