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华菱钢铁(000932)02月12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公司高层强调的战略定力,我十分尊重。但目前在行业下行的情况下,公司进行结构调整,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就拿公司的品种钢来说,在行业整体不景气时,其壁垒相对较低。我们想了解,对于那些认证周期长、技术壁垒高的高端产品,公司目前的发力重点在哪些方面呢?在提升产品竞争力、突破技术瓶颈以及拓展市场份额等方面,有怎样的具体规划和行动?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作为国民经济的脊梁,钢铁行业肩负起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重任。但钢铁行业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且长期以来一直充分竞争和内卷。这一轮钢铁弱周期中,钢铁企业承受着来自市场、环境和转型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面对行业下行压力,华菱钢铁坚持战略定力,聚焦高端化、差异化路线,持续推进产品结构升级,仍保持了行业相对靠前的盈利水平。公司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完善“精益生产、销研产一体化、营销服务”三大战略支撑体系,瞄准我国工业用钢领域需求转型升级的方向持续发力,加快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巩固和扩大自身在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其中:(1)宽厚板领域进一步加大终端客户开发力度,聚焦极限规格、超强性能领域持续开发高端品种。(2)冷热轧薄板领域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开发新能源汽车用钢、冷轧镀锌高端家电用钢、硅钢等高端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其中硅钢成品一期项目第一步顺利通过部分家电和新能源汽车企业认证,实现年产20万吨无取向硅钢满产;硅钢成品二期项目第一步将于今年一季度投产,形成年产10万吨取向硅钢的生产能力;冷轧镀锌高端家电板项目即将热负荷试车并投产。(3)无缝钢管领域加速推进特大口径无缝钢管项目,满足下游石油套管、海底管线管、新能源输送管、高压锅炉用管、石化用高压用管等领域高端用钢领域的高端需求,并助力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增强钢管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水平。(4)工业线棒材领域,积极推动优特钢转型升级,加快下游知名企业客户认证工作,计划到“十四五”末,特钢比例由2023年末的100万吨、占比20%左右提升至125万吨、占比25%以上。我们相信,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公司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正视危机,抢抓机遇,立足自身,挖潜增效,就将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把握先机、赢得未来,持续保持行业相对靠前的竞争位势。
投资者:我持有华菱钢铁3年,看到2024年公司业绩预告后,心里挺不是滋味。从2017年到2022年,供给侧改革让钢铁行业盈利情况普遍不错,华菱钢铁的表现也还可以。但2023-2025年行业下行,公司之前巨额投入的产线,似乎没能有效抵御行业下滑带来的冲击,公司一直强调的战略定力,在市场看来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差异化发展方向,不“随波逐流”,而是在品种结构高端化转型上下“苦功夫”、打“持久战”。正是由于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在“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瞄准我国工业用钢领域需求转型升级的方向持续投资布局特厚板调质线、汽车板二期、工程机械用高强钢等重点项目,在能源与油气、造船和海工、高建和桥梁、工程机械、汽车和家电等细分领域建立并不断巩固领先优势,因此17年以来公司才能在行业内表现出较好的盈利能力。然而,钢铁行业具有周期性特点且长期以来一直充分竞争和内卷。这一轮钢铁弱周期中,钢铁企业承受着来自市场、环境和转型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公司业绩虽有所下滑,但仍保持在行业相对靠前水平。目前,公司在“十四五”期间的部分投资项目还在达产达效期,效益释放尚需时间。未来,钢铁下游需求将持续分化,建筑用钢需求快速萎缩,而制造业用钢需求相对平稳、且部分领域存在增长机会,公司将兼顾当前利益并着眼长期发展,跟随需求变化持续推进品种结构升级,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
投资者:您好,我注意到2024年湘钢和涟钢的业绩下滑幅度较大,尤其是湘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想了解公司对于湘钢业绩下滑有怎样的具体分析和应对策略呢?另外,我建议总部领导高层可以挂职湘钢,公司财务总监也能深入其中,利用其专业能力展示如何提升业绩。不知公司对于这样的建议有什么看法?是否会考虑采取类似措施来改善湘钢目前的业绩状况呢?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建议。2024年以来,钢铁行业需求持续走弱、原料价格高企,市场竞争激烈,华菱湘钢盈利水平同比下滑,与行业趋势保持一致,但保持了行业内相对竞争优势。未来,华菱湘钢将积极向国内外钢企对标学习,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完善“精益生产、销研产一体化、营销服务”三大战略支撑体系,瞄准我国工业用钢领域需求转型升级的方向持续发力,加快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巩固和扩大自身在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其中宽厚板方面,继续深耕细分市场,加大终端客户开发力度,聚焦极限规格、超强性能领域持续开发高端品种;工业线棒材方面,积极推动优特钢转型升级,加快下游知名企业客户认证工作,计划到“十四五”末,特钢比例由2023年末的100万吨、占比20%左右提升至125万吨、占比25%以上。
投资者:董秘您好,作为小股东,我们发现公司控股股东能够进行实业投资,并且在2024年其大部分收益都来源于投资。而反观上市公司,似乎在获取投资收益方面存在一些限制。想请教您,是什么原因导致上市公司不能像控股股东一样获取投资收益呢?是受到相关法规政策的约束,还是基于公司自身的战略规划与经营理念呢?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将坚持做精做强钢铁主业,抢抓机遇,立足自身,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断挖潜增效,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对非钢铁主业投资持谨慎态度。
投资者:1月22日晚,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签发了《关于简化工作方式的要求》,文件中提出严禁下班时间开会、内部沟通严禁PPT等内容,直击职场形式主义痛点,在网上引发了大量共鸣。想请问咱们公司后续是否会参考这类优秀企业的做法,优化工作方式,提升效率呢?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建议。公司持续践行“以奋斗者为本”企业核心价值观,完善“强激励、硬约束”机制,实行收入与业绩指标挂钩的市场化薪酬。
投资者:控股股东湖南钢铁集团除了钢铁主业外,还广泛涉足海外资源投资、实业投资、金融服务、贸易物流、信息化服务等业务领域,通过多元化经营有效降低了对钢铁主业业绩的影响。那么华菱钢铁是否会向控股股东学习,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以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呢?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建议。公司将坚持做精做强钢铁主业,抢抓机遇,立足自身,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断挖潜增效,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对非钢铁主业投资持谨慎态度。
投资者:目前钢厂出厂的钢铁价格和铁矿石价格关系密切,通常铁矿石价格高时,钢铁产品价格也会走高,但也有观点认为并非总是如此。想请问贵公司是如何看待铁矿石价格和钢铁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呢?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行业周期下,这种关系又有怎样的变化和特点?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铁矿石是钢铁产品生产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直接影响钢铁的生产成本。铁矿石价格与钢铁价格通常会呈现出同向变化,但受宏观环境、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二者价格并非简单线性关系,变化幅度不完全一致。
投资者:在行业下行的背景下,制约国有钢厂在原料采购方面开展合作的原因有哪些?另外,鉴于目前行业内企业数量多、集中度低的现状,如果国有钢厂在铁矿石采购方面不进行合作,是否会使铁矿石供应商在定价上更具强势地位?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CR5、CR10分别仅约30%、43%,而上游铁矿石资源形成寡头垄断,拥有较强定价权,2009年以前中国钢铁行业采取过联合采购模式,每年协同全球主要钢铁企业与海外主要矿山统一谈判确定长协供应价格。但因铁矿石行业垄断程度较高等原因,并不能改变谈判中铁矿石供应商的强势地位。目前中国钢铁企业主要通过支持配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落实国家铁矿石资源战略,助力提升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等上游原料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投资者:当前钢铁行业内企业众多,而上游铁矿石资源却高度垄断,钢厂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从利益角度看,钢厂在原料采购上利益一致,在行业下行、钢厂陷入亏损时,按理说有强烈意愿在铁矿石采购上展开合作,但现实中国内钢厂在铁矿石采购方面却始终没有实质性合作。究竟是哪些因素制约了国内钢厂在铁矿石采购上的合作呢?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CR5、CR10分别仅约30%、43%,而上游铁矿石资源形成寡头垄断,拥有较强定价权,2009年以前中国钢铁行业采取过联合采购模式,每年协同全球主要钢铁企业与海外主要矿山统一谈判确定长协供应价格。但因铁矿石行业垄断程度较高等原因,并不能改变谈判中铁矿石供应商的强势地位。目前中国钢铁企业主要通过支持配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落实国家铁矿石资源战略,助力提升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等上游原料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投资者:在这一轮行业形势变化中,湘钢业绩下滑幅度较大。想请问是否是因为湘钢高层在行业上行期缺乏危机意识,没有进行超前部署,才导致在行业下行时业绩受到如此大的影响?另外,湘钢目前在产品研发布局方面,是如何适应行业下行趋势并对标优秀钢企的呢?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2024年以来,钢铁行业需求持续走弱、原料价格高企,市场竞争激烈,华菱湘钢盈利水平同比下滑,与行业趋势保持一致,但保持了行业内相对竞争优势。未来,华菱湘钢将积极向国内外钢企对标学习,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完善“精益生产、销研产一体化、营销服务”三大战略支撑体系,瞄准我国工业用钢领域需求转型升级的方向持续发力,加快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巩固和扩大自身在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其中宽厚板方面,继续深耕细分市场,加大终端客户开发力度,聚焦极限规格、超强性能领域持续开发高端品种;工业线棒材方面,积极推动优特钢转型升级,加快下游知名企业客户认证工作,计划到“十四五”末,特钢比例由2023年末的100万吨、占比20%左右提升至125万吨、占比25%以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