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济南临沂城市群连续两年获A等成绩

2022年8月,交通运输部联合财政部启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工作,济南临沂城市群通过竞争性评审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入选以来,济南聚焦基础设施及装备“硬联通”、规则标准与服务“软联通”、健全一体化运营机制等方面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和重点项目实施。2024年全国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年度绩效评价结果显示,济南会同临沂获得最高A等成绩,是首批9组15个示范创建城市中唯一连续2年获评A等成绩的城市(群)。济南累计获得中央奖补资金15亿元,省级奖补资金3亿元。

五大枢纽集群建设取得新进展,服务支撑济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济南以补链强链为契机,对全市综合货运枢纽进行全面谋划、系统布局,创新综合货运枢纽发展思路,紧紧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打造了董家铁路物流枢纽、济南空港、济南主城港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莱芜钢铁5大综合货运枢纽集群,效果显著。16个枢纽项目位于“四港三区”,融合公铁水航多种运输方式,通江达海,陆海空一体,是内陆沿海双向开放枢纽、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我省公铁联运量连年增长,海铁联运量始终保持全国首位。计划总投资113.45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有效投资115.5亿元,超额完成计划目标。4个枢纽集群已基本建成,新增及改造仓库和堆场面积122.56万平方米,新改建集疏运线路43.2公里,27个重点项目已投入运营13个。枢纽经济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枢纽经济区企业约3000个、带动就业岗位约23万个,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运输结构调整与多式联运取得新成效,服务支撑济南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济南市制定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运输结构调整及国内铁路集装箱班列发展支持方案》,支持铁路专用线建设。济西编组站是全国十大路网型编组站之一和山东最大的铁路枢纽,2024年铁路货运量579.97万吨,较2022年增长8.05%,近三年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率11.8%。2024年多式联运“一单制”集装箱达到8.44万标箱,较2023年增长2.3%,平均压减运输时间15%~30%。山东高速国际物流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山港陆海国际物流、山东高速齐鲁号入选全省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与郑州、西安、兰州等34个内陆港跨区域协作,创新内陆港用箱还箱模式,实现出口货物内陆申报、园区查验、属地放行、班列直运、提前集港、原箱上船,为内陆企业“一箱制”出海提供便利。

绿色低碳转型展现新作为,服务支撑济南双碳战略实施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新能源装备推广应用,购置更新绿色低碳设备981台套,有力地降低了交通物流领域碳排放。小清河绿色智能船舶项目建造2艘内河兼海驳船及1艘海上顶推船,采用“内河自航+海上顶推”的运输方式,形成独特的“海河联运”水上货物运输模式。落实济南市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光伏跨越发展,在山东高速临空国际物流园、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等园区铺设光伏发电设施,打造零碳物流园区,累计铺设面积55400平方米,装机容量4400千瓦时;出台氢能源货车免除通行高速公路政策,有效支撑新能源发展,助力打造绿色智慧城市、绿色智慧园区、绿色智慧港口。

“数智”注入转型发展新动能,服务支撑济南综合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为深入落实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综合货运枢纽深度融合,加州通达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建成6万平方米交易中心和15万平方米智能冷库,搭建智慧冷链物流数字化平台,为企业提供冷链物流全环节供应链服务。国铁济南局集团与日照港、烟台港、莱钢集团、永锋钢厂实现海铁联运、路企信息共享。山港陆海国际物流集团联合青岛、济南海关创新打造“陆海联动、海铁直运”跨关区通关模式,货物放行时间由5小时缩短至即时办结。山东港口物流建立智慧物流“陆海通”数字物流平台,为3万多个企业用户、超过22万辆货车、24万名驾驶员提供信息化服务。

国际物流网络实现新拓展,服务支撑济南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创新产业链上下游运输模式,提高产业组织效率和要素配置能力。推动班列从运输服务产品逐步向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变,助力中欧班列构建东、中、西“三通道”发运和往返“双向”开行模式,开通同江、跨两海等线路3条,国际运营线路达56条,覆盖27个国家59个城市,山东累计发行中欧班列突破万列。依托中欧班列“鲁疆班列”+TIR公路运输,开通经喀什至中亚,经乌鲁木齐至哈萨克斯坦、莫斯科的公铁联运线路,为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了重要支撑。山东高速物流集团创新推出“跨境快贷—运费贷”“齐鲁号—浦银经营贷”“威商班列贷款”等“班列+供应链金融”产品,签约合作银行19家,与外管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物流集团“高速e融”平台实现链接,打造集融资、租箱、运箱、报关、发运一体化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戴升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