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2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赵瞳铱通讯员秦迪岚)记者日前从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获悉,由该中心牵头起草的《水质17种杂环类农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1395-2024)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正式发布。此项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17种杂环类农药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也是我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首次在有机污染物领域牵头起草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杂环类农药是指具有杀虫、除草和除菌效果的各种杂环类化合物,因其广谱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是国内外广受关注的新型农药。研究表明,杂环类农药及其代谢物具有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和致畸致癌风险,在水环境中即便是低浓度的长期暴露,也会对人类健康和水生态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为适应国家生态环境工作需要,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生态环境部前期下达项目计划书,明确由省中心承担杂环类农药方法标准的制订工作任务。
标准编制期间,省中心积极开展方法条件试验研究,完成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方法验证,并配合生态环境部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开题论证会、专家咨询会和技术审查会,公开向自然资源部、水利部,以及生态环境部相关直属单位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等208家单位征求意见,历经多轮修改完善并报生态环境部审核通过后,形成标准发布稿。
《水质17种杂环类农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海水中17种杂环类农药的测定。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填补了我国杂环类农药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空白,不仅为水环境杂环类农药的科学、准确、规范监测提供了技术依据,更将为进一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