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作善成”系列纪录片第四集:城美治兴

新华社 2025-02-13 14:53:42

“善作善成”系列纪录片第四集:城美治兴(9’52”)

[解说]一座城市的运转,如同一个生命体的律动。街道上的车水马龙,社区里的欢声笑语,都是城市的血液和细胞。

以人为本,推动治理现代化,才能让城市“生命体”更显健康、更具活力。

天津,九河下梢、渤海之滨,人城共荣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字幕]天津市河东区雅仕嘉园社区

[解说]寒冬里,对社区工作者杨雅雯来说,入户走访成为她每日必做,而居民的动态也会被她详细记录在“津治通”平台上。

[同期]天津市河东区雅仕嘉园社区工作人员 杨雅雯

之前我们使用这个平台下沉的一些残疾人数据,发现一户人员为残疾人员,也能及时开展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解说]“津治通”平台的社会治理“一张表”系统,汇聚了市内十多个部门的政务数据,让基层工作人员借助数字化管理,精准触达百姓生活末梢。

[同期]天津市数据发展中心应用支撑部部长 徐金宝

我们正在着力提升完善社会治理“一张表”系统功能,通过优化报表填报流程、精简报表数量、有效解决重复填报问题,切实为基层工作减负、为基层治理赋能。

[解说]着力建设精细化群众“智”治圈,还体现在天津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平台“津心办”上。

[同期]天津市民 吴女士

只要从手机的“津心办”上填写我和孩子爸爸的身份信息还有我们的结婚信息,比如说(孩子的)出生证、户口本还有医保卡的相关事项就都办理结束了,那么最后这些证还会邮寄到我的家里,真是省了我很多的时间。

[解说]借力“数”治思维,依托两“津”平台,夯实城市数字底座,提升治理效能。同时,立足城市特点和业务需求,“慧治网约车”等一批典型数字化应用场景也建设发布。

[同期]天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执法队员 李腾飞

“慧治网约车”数字化应用场景,这个模型就像“千里眼”,可以有效识别非法运营网约车,并提供违规线索给到我们执法人员。

[解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之一,燃气安全至关重要,关乎市民与经济发展根基。

天津正着力推动燃气智慧监管工作,引导企业强化大数据、AI等技术应用,保障相关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同期]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燃气管理处副处长 牟非

我们搭建完成了天津市地下燃气管线地理信息“一张图”,组织津燃华润公司完成“地埋管网监测预警平台”搭建,推进城镇燃气生命线工程建设。

[解说]燃气智慧监管体系建设只是科技助力城市韧性安全建设的一个缩影。在城市基本运行保障、安全预防体系建设、自然灾害应急防治等方面,数字科技进一步赋能,筑牢城市发展“防火墙”。

渤海之滨,正在走出一条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未来之路。

[字幕]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街道幸福道商业街

[解说]53岁的李波在幸福道商业街经营着一家刀具专营店,磨刀、修刀等服务齐全。初到这里时,信心不足的他只选了一家小店面。

[同期]天津市河北区修补巷“李师傅刀具专营店”负责人 李波

这半年时间经营过来后,我的信心一下大增,(听到顾客)那一声“谢谢李师傅”,我心里感到特别欣慰。

[解说]李波所在的这条街曾为改革开放后天津首批农贸自由市场之一,1984年更名为幸福道商业街。

时光流转,店铺闲置率却逐步攀升。如何为老街注入新活力,当地探索出了路子。

[同期]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岩

居民对家门口改衣服、配钥匙、修拉链等小修小补的诉求普遍较大,我们找到了幸福道商业街的改造方向,也就是修补巷。

[解说]2024年6月,这里焕新开街,诸多修补小商铺入驻。如今,小店门庭若市,修补巷也入选了天津市2024年度“十佳消费新场景”。

[同期]尹女士 天津市民

有个小缝小补的(来)这特别方便,都能给解决。

[解说]一条修补巷,是天津回应群众关切,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缩影。

在海河东岸,昔日老厂房也化身潮流街区,拓展了全民休闲娱乐新空间。

这里原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天津棉纺三厂,随着天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逐渐荒废。

[字幕]天津市河东区棉3创意街区公园

[解说]如今,红棕色历史建筑与现代感的精致店铺相得益彰,各类文化场馆林立其中,艺术活动精彩不断。

[同期]天津新岸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高博

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场景的“棉3”IP,正成为海河沿岸“新消费走廊”的重要驿站和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新引擎。

[解说]百年前,这里机器轰鸣、工人繁忙;百年后,这里创意碰撞、青年集聚。

[同期]天津市商务局副局长 王亚刚

通过改造提升、引入全新管理机制,让一个个历史建筑、老厂房、旧街区等闲置载体“变身”成创意商文旅载体和消费地标,在城市多点开花,有效拉动了消费,提升了城市的时尚活力。

[字幕]2025年天津市两会发布的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天津盘活土地2.26万亩、房产超过1000万平方米,实现收入593.6亿元。

[解说]商业载体焕新、老旧小区加快改造、口袋公园更多添绿……城市更新如火如荼。这座城里的“有限空间”正在创造“无限精彩”。

社区,一个个城市“肌体”关节末梢,也铸就着城市的和谐根基。

[字幕]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道兆丰路社区

[解说]兆丰路社区地处天津中心城区繁华地带,近年来,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化解邻里矛盾,“家事驿站”发挥的作用可不小。主动申请成为驿站调解员的退伍军人滕长祥,深有感触。

[同期]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道兆丰路社区调解员 滕长祥

(之前)有一名退役军人反映家里下水道经常堵塞,他怀疑是商户长期排放油污引起的。我了解情况后,马上找到商户,跟他们协调解决,最后双方协定平摊费用,成功将矛盾化解。

[解说]正是像滕长祥这样的“邻里调解员”,把社区的矛盾纠纷“硬骨头”化成“绕指柔”,实现了群众纠纷依靠群众力量解决。

[同期]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道兆丰路社区居民 武国萍

之前我们楼上楼下闹点小矛盾,找到“家事驿站”,工作人员特别热情,而且挺细心地给我们讲解,所以这点矛盾就解开了,楼上楼下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好。

[解说]“家事驿站”成立一年多来,在社区网格员、调解志愿者、专业律师等调解主体的努力下,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近200件,成功率超98%。

[同期]天津市和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扈彬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以“家事驿站”为样本,鼓励基层拓展工作思路,创新社区服务治理模式,用心用情把问题化解于萌芽。

[解说]促邻里和谐,“家事驿站”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天津推进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基层警务室、调解室、法律服务室“三室联建”,探索新时代调解基层矛盾纠纷新路径。

平亚楠从警27年来,擅平急难事、调解千家愁,以他名字命名的“亚楠调解室”也成为当地群众纷纷点赞的调解品牌。

[同期]天津市公安局东丽分局万新派出所民警 平亚楠

矛盾纠纷的调解首先要有耐心,更要有公心。这样在解决(群众纠纷)时,保证咱们调解的一个公信力,也能够让群众心服口服。

[解说]“亚楠调解室”自成立起,成功化解纠纷千余起,化解率达98%以上,相关经验被全区参考推广。

天津各区也因地制宜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打造让基层群众愿意来、信得过的调解品牌。

[同期]天津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处长 蒋璇子

(主要)通过部门联动、联建,筑牢了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这样更近一步服务群众,达成的效果就好一分。

[解说]2024年,天津实现诉前调解结案26.5万余件,同比上升50.5%。截至目前,天津全市249个街道乡镇均已实现“三所联动”,所有社区、村实现了“三室联建”。

[同期]天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张强

“三所联动”“三室联建”融合联动机制运转完善后,大大提升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让群众话有地方说、难有地方问、苦有地方诉、事有地方解。

[解说]如今,穿梭在街巷中的快递员、外卖员等人化身成城市治理的“流动哨”,这些新就业群体也已经成为城市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

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加速形成,善治安居的和谐画卷正在津沽大地愈绘愈美。

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怀揣着现代的梦想。这座城市,将在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中,人城共荣、人城共安。

徐思钰、郝杰、胡震泽 天津报道。(完)

0 阅读:5
新华社

新华社

新闻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