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不凡坚守]00后贵广高铁“守桥人”

本文约1075字,阅读约需2分钟

2月11日晚20时,榕江高铁桥路检修工区的6名桥隧工麻利地登上作业车,前往50公里开外的朝利河双线特大桥,进行“天窗”作业。22岁的见习桥隧工杨金朔就是桥隧工之一。

22时,作业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爬至大桥桥头的防护点。杨金朔头戴安全帽和头灯,穿戴好安全带,拿上检查锤和检查仪器,紧跟着师父雷军红,快步“入网”上了大桥。这是杨金朔入职以来的首个春运,今夜是他头一回跟着师父雷军红对桥梁支座进行检查。

横亘在贵州喀斯特峰丛林间的朝利河双线特大桥全长868.2米,位于贵广高铁贵州段榕江站至从江站区间,桥墩最大跨度80米,桥面距离地面最高处69米。桥下的朝利侗寨,依山傍水、青瓦木楼错落有致,古朴中透着岁月的厚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贵州省从江县贵广高铁区段,工作班长潘正辉(右)布置工作

榕江桥路检查工区隶属于成都局集团贵阳高铁工务段都匀东桥路车间,工区的8名职工平均年龄26岁。担负着贵广高铁三都站至从江站间81公里范围内18座桥梁、15座隧道、8座涵洞的巡检、养护任务,还要负责处理线路两侧、隧道口附近的外部侵害相关工作,隧道周边环境的路外安全工作及路外安全的宣传工作。

雷军红(左三)与工友正利用夜间检修时段对朝利河铁路大桥箱梁进行安全巡查

雷军红带着杨金朔,从四米多高的边坡处“呲溜”着滑至大桥桥体旁,再顺着检查梯,从梁体接连处的检查孔钻进梁体内部,一眼望去,像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隧道。

雷军红用检查锤逐一敲击桥梁支座的螺栓,“如果敲击的声音是脆的,说明连接稳固。如果发木,或者敲这头、那头震动不对,可能就有问题,我敲你听听。”他雷军红对杨金朔强调道。

“我们定期会对大桥进行全面检查,春运期间贵广线上的列车加密,日均144趟,高峰时225趟,我们往这跑的次数更多。”32岁的雷军红操着“甘肃味儿”的普通话告诉记者,他已在这个工区干了十个年头。

深夜难熬,桥隧工们干起活来时间却过得飞快。时针指向12日凌晨1时,箱体内检查完毕,雷军红师徒走出梁体内部,开始对桥面进行检查。

贵州省从江县贵广高铁区段,雨雾中铁路工作人员正利用夜间检修时段对朝利河铁路大桥桥柱进行安全巡查

杨金朔指着轮廓模糊的山峦介绍,贵广高铁沿线地势复杂,高山、河流、公路、村庄、农田纵横交错,山上危石、野外山火、野生动物,都有可能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师父告诉我,我们守护的不仅是车,而是千万个家庭的幸福。”说这些时,他的眼中泛出了自豪的光芒。

2时30分,“天窗”作业结束。大家仔细清点工具、备品,然后准备返回工区。

本网记者:彭典

通讯员:许毅潘正辉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袁小娟

三审:李蓓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