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滇池绿道外海段的开通,为昆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市民和游客向往的生态休闲胜地。其中,“山、水、林、田、湖、草、村”七座主题桥更是成为最近市民游客钟爱的打卡点,每座桥都藏着设计师的巧思,堪称滇池边隐藏的“视觉诗集”。想拍出人生照片,来这就对了!
中国电建昆明院滇池绿道(外海段)项目总设计师王奇介绍,滇池绿道外海段一期工程全长71.9公里,串联起滇池沿岸8个主要湿地公园、2个历史文化名村及20多个美丽乡村。七座主题桥的设计充分结合了滇池周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以“七彩云桥”为主题,打造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生态艺术作品。
此外,结合沿线的入滇河道沟渠,还以“物语小桥”为主题设计建造17座各具特色,融于环境的跨河桥。还原了“渔浦星灯”“海潮夕照”等滇池历史古景,并建造了沿线30余处观景平台,通过展现自然风景、挖掘历史古景、创造合宜美景,将滇池绿道打造成滇池黄金旅游岸线上最大、最全面的最美风景展示屏幕。
草之桥位于七星山与薰衣草庄园之间,桥梁为东西走向,全长641米,桥梁标准段全宽为5.5米,平均高度在1.5米,尽可能融入现状芦苇草甸的湿地环境。通过栈桥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两侧环境的干扰,同时对栈桥周边苇荡湿地进行修复提升,补植荻花、芦苇等,设置特色观鸟屋,打造穿苇荡、观飞鸟、揽湖光的特色游览体验。
“林之桥设计以不砍一棵树为原则,采用林间分幅栈道的方式保护现状树木,并特别改造最小型作业机械进行施工,营造林间穿行的体验效果。”滇池绿道(外海段)项目桥梁设计员吴培林介绍,林之桥位于薰衣草庄园与捞鱼河湿地公园之间,桥梁为南北走向,全长690米。为最大限度的实现对现状中山杉林的原真保护,采用林间分幅栈道的方式进行低扰动建设,栈道采用高耐久的铝格栅铺装,单幅宽度1.5米,并幅宽度3米,透光透水、防滑耐用。
站在“山之桥”上,浩渺滇池映入眼帘,波光粼粼的湖面与蓝天白云相接,宛若一幅风景画廊。据悉,山之桥为连接铭真与长腰山的栈桥,因地形起伏高差较大,为保障绿道完整、通畅,采用高架绿道方式穿行,减少对场地植被的最小影响,并结合山体实施植被生态恢复整治,栈桥蜿蜒曲折,全长3397.54米,行走于此,可以远眺滇池碧波荡漾,近观树木葱翠,感受湖光山色移步换景。
“七座桥的设计亮点不仅在于其独特的造型和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更在于它们所承载的生态理念和生活方式。”王奇介绍,滇池绿道外海段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绿道+”模式,将生态、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此外,绿道沿线还设置了多个服务驿站,提供休息、补给、自行车租赁等服务,让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体验绿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