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现!福建古生物化石发掘再次取得突破

2月13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政和八闽鸟”化石重大发现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北京时间2月13日,《自然》期刊(Nature)报道了福建发现的第一件古鸟类化石,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为“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化石之一。该项成果由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完成,这是继2022年在南平市政和县发现“奇异福建龙”后,又在同一地区发现了重要鸟类化石,这也是福建有史以来古生物化石领域的最重要发现。(点击查看详细报道>>>改写鸟类演化历史!中国发现最早的鸟类之一“政和八闽鸟”)

“十四五”以来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会同

省地矿局加大全省古生物化石

调查研究力度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

与古人类研究所和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联合组建科研调查队伍

在全省开展古生物化石

调查、发掘、研究与保护工作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

一、政和大溪古生物化石发掘再次取得突破

2022年10月,在政和大溪盆地发现“奇异福建龙”,实现福建恐龙骨骼化石“零”的突破,弥补了全球鸟类起源在时间和空间演化部分空白。

2024年,政和大溪盆地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再次发现了重要鸟类化石,命名为“政和八闽鸟”。“政和八闽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化石之一,将改写鸟类起源的认知。

截至2024年底,政和大溪盆地共发掘出252件龟鳖类、72件离龙类等重点保护脊椎动物化石和142件其他动植物化石。

二、霞浦盐田盆地发现“霞浦生物群”化石

2021年,在霞浦盐田盆地发掘出节肢动物化石40余件、鱼类化石160余件、鳖类1件、两栖类1件、软体动物1件、植物化石80余件,命名为“霞浦生物群”,存续时间约距今1.25亿-1.14亿年。该生物群能够与中国北方的全球知名“热河生物群”进行对比,两者可能有过生物交流,这对研究我国早白垩世南、北方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闽西众多红层盆地发现大量恐龙足迹和恐龙蛋化石

2020-2021年,在龙岩上杭县先后发现了635枚晚白垩世恐龙足迹化石,距今约9000万年,在国内引起巨大关注。2022年以来,在上杭县新发现了2个化石产地,新发现各类恐龙足迹820余枚。上杭恐龙足迹群累计发现足迹超过1500枚,鉴定16属21种,包括目前世界上最大恐爪龙类足迹,以及罕见的12平方米正负模对板保存的化石标本。

此外,在宁化、上杭、武夷山、沙县等地还相继发现了数十枚恐龙蛋化石。这些发现充分表明晚白垩世闽西地区非常适合恐龙生活,为下一步寻找大型的恐龙骨骼化石奠定了基础。

四、漳浦“琥珀生物群”成为世界第三大琥珀生物群

漳浦“琥珀生物群”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琥珀生物群,距今1500万年左右,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公布。2023-2024年,在漳浦、龙海新发现7个琥珀化石产地,极大提高了该地区琥珀化石的赋存潜力。同时,琥珀赋存层中还发现了长鼻类象化石,这是该时期中国东南地区的首次发现,丰富了漳浦“琥珀生物群”生物种类,填补了该地区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空白。

五、宁化禾口盆地发现棘龙牙齿等化石

2024年,在宁化禾口发现了4件恐龙牙齿和1件疑似鸟类尺骨,以及大量的鳖甲、双壳类、腹足类和介形类化石,距今约9000多万年。经初步对比研究,恐龙牙齿为棘龙牙齿,该时代的棘龙牙齿化石是福建省首次发现,也是国内第二次发现,科学意义巨大。

发布会上

相关部门还作了以下解答

↓↓↓

在福建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找到恐龙和鸟类化石?

地质研究表明,福建省中生代盆地探寻恐龙和鸟类化石的潜力很大,有3个重点区域尤其值得关注:

闽西红层盆地,是恐龙足迹的“露天档案馆”。近年在上杭、宁化、沙县、泰宁、武夷山等县域的红层中,已经发现了大规模恐龙足迹群化石和恐龙蛋,以及棘龙的牙齿化石和疑似鸟类尺骨化石,类似浙江、江西的“恐龙红层”,福建红层或许藏有更多惊喜,探寻大型恐龙和鸟类化石的潜力巨大。

闽东火山盆地,是火山灰下的“化石冰箱”。距今时间约1.63亿至1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福建省发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喷发间歇期形成了大量像政和大溪这样的山间盆地,从南到北,安溪、永安、仙游、霞浦、福鼎、武夷山等县域都有分布,早期福建的区域地质调查已发现有大量鱼类化石,这些盆地可能是下一个“政和动物群”的藏身地,值得深入探索。

闽西南与闽北地区的河湖地层,是鸟类起源的“神秘摇篮”。距今时间约2.3亿至1.63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到侏罗纪中期,在龙岩、三明、南平等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曾发现少量鱼类化石,“政和八闽鸟”将鸟类起源推前到1.7亿年前,这些地层或许藏着更古老的鸟类祖先。

政和县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

坚持保护优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将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所需的经费列入了财政的预算。

坚持人防、物防、预防相结合,铺设了24小时的监控设备,配备了安保人员看守,建立了日常巡查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古生物化石直挖盗采等违法活动。

深入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常态化宣传古生物化石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反面典型案例的内容,增强群众的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氛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