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前沿|河南博物馆以XR技术还原“唐宫夜宴”、山西古建彩塑壁画数字化保护成果亮相、夏都遗址博物馆以AI助力文博新消费

GPT-4Turbo版

INTRODUCTION

导语

当数字技术与历史相遇,古老文明被赋予了新的活力,与现代社会展开生动对话。本期数字前沿选取的五个文化数字化案例,借助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呈现出一幅跨越时空的文明画卷,诠释着数字如何重构文化传承的路径——让历史可触、可感、可续写。

河南博物院“唐宫夜宴XR大空间沉浸展”开展,借助VR和XR空间交互技术,让游客穿越盛唐,与李白、杜甫交流,亲身体验千年前的市井生活;山西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成果展,运用高精度扫描和三维数据采集技术,将濒危文物转化为数字资源,使未定级文物重见天日,令大众领略到古代艺术的神韵;成都《红楼梦》数字艺术展溯源清代绘本,以数字光影和交互技术还原名著经典场景,让观众在视听震撼中深入理解文学内涵;西安“生命之树”光影秀则以AR技术为媒介,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代城市文化融合,打造出跨越时空的视觉盛宴。如上,数字化不仅是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更是文化传播与创新的催化剂。通过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得以突破时空限制,以更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生动开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篇章。

PART01

河南博物馆“唐宫夜宴

XR大空间沉浸展”开展

1月15日,河南博物院“唐宫夜宴XR大空间沉浸展”开展。借助前沿的VR(虚拟现实)技术和多人XR(扩展现实)大空间数字化交互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数字展览以匠心独运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完美融合。

展览再现了唐代服饰的典雅韵味与多样场景,生动勾勒出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游客只需要佩戴轻便专业VR头显眼镜,便可一秒穿越至唐玄宗天宝三年即公元744年的洛阳。在这里,游客们将化身文物修复实习生,和虚拟角色唐小妹一起,悠然漫步于唐代的酒肆街市、安金藏府以及洛河游船等经典场景之中,深入了解文物的传承和背后的故事,并且还可以跟李白、杜甫交流,欣赏唐代乐师安金藏的精彩表演,感受洛河的夜色美景。从进入场景中的那一刻起,观众便仿佛踏入了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唐代的仕女并肩而行、交流互动,共同观赏跨越千年的璀璨烟火,感受那段古老岁月独有的魅力。

PART02

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

抢救性数字化保护

阶段性成果亮相

近日,“臻藏晋现——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展览通过先进数字化技术与手段,系统展示了“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该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依托高精度扫描、720°全景摄影、三维数据采集等新技术并结合传统勘察方式,真实记录不可移动文物建筑本体、彩塑壁画、赋存环境的基础信息并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为后续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研究、展示、传播提供科学支撑。

本次展览中,晋城市石室村西庙壁画与长治市寺庄祖师庙壁画均为未定级文物,借助数字化保护,这些绚烂多彩的壁画得以首次面向公众展出;数字活化的《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让观众仿佛步入一幅青绿画卷之中,沉浸式感受信仰与世俗交织的艺术魅力;长治法兴寺十二圆觉彩塑与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彩塑的数字化展示突破了空间的局限,将全貌360°展示在观众面前,全方位领略古代彩塑艺术之美。

PART03

成都推出晚清绘本

《红楼梦》数字艺术展

1月27日,“锦官入梦·蜀韵红楼——《红楼梦》数字艺术展”在成都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以清末画家孙温、孙允谟合绘的《红楼梦》绘本为基础,融合艺术作品、艺术装置、沉浸式数字光影、交互式数字光影以及数字交互知识等内容,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全方位观展体验。展览通过数字技术高度还原《红楼梦》120回中的所有场景,从人物、生活、情感等方面解读《红楼梦》所构建的文化盛宴,身临其境将得到视听有震撼、身体可互动、文化有收获的观展体验。

PART04

夏都遗址博物馆:

以AI助力文博新消费

为了能激发年轻人的消费力和探索欲,凭借数字化能力“焕活”文物瑰宝,向更多人讲述文物故事,蛇年春节期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夏博”)与腾讯QQ浏览器联合推出“博物馆奇妙夜之河洛寻珍”文物寻宝活动。本次活动中,博物馆内“隐藏”了24件文物码,用户可以通过AI讲解、直播等云游方式参观,深度感受夏博里珍贵文物和展厅历史的不同特色和魅力。

作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腾讯QQ浏览器团队基于馆方提供的官方讲解语料以及文物的高清素材,结合腾讯混元大模型能力和SSV数字文化实验室开放平台,搭建了一套博物馆文物知识库,推出AI讲解产品。通过RAG方式使用混元模型来生成每个文物的讲解,并通过语音合成方式跟用户互动。AI讲解仅需一台手机即可收听,而且支持AI问答。无论是儿童版、中小学版还是成人版,都能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让文物讲解更加贴近人心、易于理解。

PART05

“生命之树”光影秀

亮相西安

近日,西安新地标——“生命之树”由24台巴可UDX系列和4台G100系列投影机点亮。整场光影秀以朝向天空展开的宏大树冠为幕布,描绘西安特有的古丝绸之路历史与现代西安气息交融的时空画卷,从唐三彩的流光溢彩到蓝田玉的温润典雅,古丝绸之路的恢弘历史在光影间徐徐展开。同时,以四季更迭为叙事脉络,融汇Culture、Nature、Future的主题,通过东方美学的独特视角,描绘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绚丽画卷,为西安市民带来了一场震撼的光影艺术盛宴。

“生命之树”由建筑师托马斯·赫斯维克设计,灵感来自于西安古观音禅寺内的千年古银杏。在光影秀中,特效团队以点云识别增强现实为技术基础,以丝绸之路文化为灵感激活体验创意,打造“生命之树“AR数字延伸体验,游客通过手机或AR眼镜,以故事倾听、AR寻宝动植物等方式与生命之树进行妙趣横生的虚拟交互,一步一景,穿越千年感受丝绸之路的迷人奇幻,感受城市与历史发展的澎湃脉络。

供稿、编辑|CDCRI

数字前沿|智库沙龙第二期:首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十五五”前景展望(独家)

数字前沿|智库沙龙第一期:数字化浪潮下的文旅产业——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

订阅关注

0 阅读:0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