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窗外突然下起了雨,空气中带来一丝凉意。起身关窗之时,我才惊觉秋日已至,就如同苏轼在《谒金门·秋感》中说的那样:“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在古诗词中,诗人一向对秋雨青睐有加。杜牧在《秋浦途中》写道:“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浦。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这是他在被贬途中写下的诗,在去往偏远小城上任的旅途中,山路崎岖,秋雨绵绵,溪边的芦苇也被风吹得簌簌作响。
原本,旅途中山路、秋雨、风吹芦苇,这景致也别有一番风味,只是此时诗人被贬离京,才志难酬,更不知何时才能回家,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对宦途的惆怅,使得这景在诗人眼中格外孤寂,秋雨也显得更加寒凉。初秋的天地间,水未瘦,山未寒,极少遇见枯枝败叶,一切都还是人至壮年的模样。木槿一串红,万寿菊鸡冠花,开放得正欢;银杏五角枫,爬山虎火炬树,悄悄酝酿着华丽的蜕变,池塘里,荷花在落日下散发着成熟的妩媚,芦苇在晚风中摇曳着动人的风姿,落日与晚风,温柔而美好,让人忍不住陷落进一个又一个唯美的梦境。
喜欢在老宅的老树下虚度时光,看着喜鹊在枝头嘎嘎地报喜,麻雀聒噪地树上吵成一个蛋儿,喜欢在山野信步或闲坐,感受一束阳光的倾泻,一湾秋水的静谧,邀一二志趣相投的朋友夜游,亦是不错的选择。风过丛林,露沾秋衫,虫鸣唧唧,流水潺潺。偶见一二小鱼,窃窃私语,嬉戏追逐,消失在幽秘的水草深处。用不了多久,候鸟也会成群结队地迁徙。
这个时节,溪水还不是很凉。可以挽起衣袖、裤脚,来到浅滩捡鹅卵石,摸小鱼小虾,掬起一捧捧不慎跌落的云朵,捕捉那同鱼虾嬉戏的飞鸟的倩影。我俯身,掀起一块巴掌大小的河卵石,惊现五六条小鱼儿,它们蜷缩在那里,如同水中的化石。我像扣蚂蚱一样,那么一扣,结果嗖地一下让它们逃掉了,动作之敏捷,不容细观。还是改用双手捧,就像小时候为弟弟捉鱼时一样,双手浸在水中,等鱼儿游来之时顺势那么一捧,准能成功。结果它们却在手指的缝隙间溜走了。那一刻方才懂得,这一湾秋水,才是鱼儿真正的归宿。请让我也化身成秋水中的一枚河卵石吧,历经千年,修成正果,给这里的鱼儿,最温情的陪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喜欢在一本喜欢的书里虚度时光。喜欢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道独自穿行,看着一排排树木飞速退后,一座座山丘起起伏伏,一片片庄稼蹿高走低,一座座城市新旧各异。然后把自己放逐在陌生的人群,享受一个人的幸福。没有一张熟悉的脸,却到处都是鲜活的风物,一棵草也好,一条河也罢,都能带给我们独特的身心体验和价值认同。很多时候我们的激情和活力已经被生活和工作程序化了,而在陌生的环境,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其实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这个词的色彩不应该太过局限,凡是好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侵略性,尤其是逢上一场暮雨过后,皎皎明月从松柏罅隙洒下清辉,清清泉水在山石之间汩汩流淌,那情景,入了眼也占了心。
炊烟消散,群鸟安眠。这样的夜晚,驱车穿越乡间小路,你会遇见过路的青蛙,一只两只,七八只,在潮湿的空气中,舌一吐,便为自己加上一餐。你还会遇见蒸腾的团雾,在车灯的映照下,若仙境般,充满画意与诗情。浅秋,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许多描写秋雨的诗都饱含着思念,就像杜牧在《秋浦途中》思念故乡,又如李商隐思念妻子的诗《夜雨寄北》一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收到妻子来信,信中问及何时能归,回信却只能写道“归期未定”,看着蜀地的秋雨,诗人脑中竟不由得开始畅想,当团聚之时,便与妻子说说这蜀地的秋雨和秋景。李商隐并不直接写思念,而是设想夫妻二人重逢之后彻夜谈心的画面,但思念却浓得仿佛溢出了信纸。另外李商隐作此诗时,其妻已经去世,因而这首诗是送给亡妻的。这一点,又为那无尽的怀念增添了一抹哀思。
时光是用来虚度的。原来一切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一切都还来得及,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向暖而生,向善而喜,自然成长,其实都是一种简单的幸福。秋天本是忙碌的。而在我眼里,今年的秋天却是一个懒秋。在属于我的秋天里,向秋天学习沉静、笃厚,把秋天当成爱人,深深拥抱。而我,只想在这个静美的秋天里,能够慵慵懒懒地度过每一天,故用“懒秋”两个字为题。这是有缘由的。那日午夜一点左右,我在单位加班,万籁俱静,唯凌水潺潺,虫声唧唧,整个办公楼第六层我一人独守,秋风过窗时,心生悲喜,便涂鸦曰:独霸一层楼,灯火满汀洲。
东西五百步,南北对风流。漫漫星云路,跃跃文字囚。长夜无短梦,闲赏月如钩。其实,我本意只是想在这个惯常忙碌的秋天,懒懒地睡几个好觉,在懒懒的秋风中沉醉,能尽情体味着秋的斑斓、萧瑟抑或柔情。文学与哲学二者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两兄弟,一个人有思想有追求,文字才会有灵性诗性,而提履疾行的我们,习惯了行色匆匆,习惯了快节奏。但我想其实每个人内心里,也渴望于秋水长天里懒懒地慢一回,与心相守这一季秋风一窗明月,静心笃思,我豁然发现,其实大自然最懂得生活,也最有品位。(王仕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