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种豌豆防虫别偷懒,做好了,产量高,颗粒还饱满!

快乐永不停 2025-02-13 21:51:59

平原种豌豆防虫别偷懒,做好了,产量高,颗粒还饱满!

在平原广袤的田野上,豌豆,这种绿意盎然的作物,正迎着微风轻轻摇曳。它圆润的豆荚仿佛镶嵌在翠绿的叶片中,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翡翠珠子,给这片大地增添了一抹生机。对于许多种植户来说,豌豆的种植是生计的重要来源,每一颗饱满的豌豆都承载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满满的期待。

然而,在豌豆种植过程中,虫害问题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敌人”。据相关数据统计,如果在种植过程中不重视防虫工作,豌豆的产量可能会锐减。例如,未经有效防虫处理的普通种植田块,平均亩产可能只有200 - 300斤左右,而且豌豆粒大多不饱满,品质较差;而那些重视防虫并采取科学防治措施的种植户,亩产可以达到400 - 500斤,豌豆粒粒饱满,品质上乘。

想象一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豌豆田里悄然展开。害虫们如同隐藏在暗处的觅食者,它们觊觎着豌豆嫩绿的叶片、鲜嫩的茎秆和新生的豆荚。像菜青虫,体型虽不大,但却有着惊人的繁殖能力。据统计,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菜青虫的卵在5 - 7天左右就能孵化,一个月内可以繁殖多代。如果没有及时防治,这些小小的菜青虫就会在豌豆叶子上肆意啃食,导致叶片出现大量的缺刻和斑点,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据测定,受到菜青虫严重侵害的豌豆植株,光合作用效率可能降低30% - 40%,直接影响到豌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除了菜青虫,蓟马也是豌豆种植中的一大“克星”。蓟马会吸食豌豆的嫩叶、嫩茎和花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发黄,花朵凋谢,严重影响豌豆的授粉和结实率。据调查,受到蓟马危害的田块,豌豆的结实率可能降低20% - 30%,产量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那么,如何在这场与虫害的战争中取得胜利,让豌豆长得高高壮壮,豌豆粒颗颗饱满呢?

首先,选种是关键。要选择抗虫性强、生长势旺盛、品质优良的豌豆品种。比如,某些经过筛选的豌豆品种,对菜青虫和蓟马等常见害虫具有天然的抵抗力,种植过程中虫害发生的几率相对较低。

其次,合理的田间管理至关重要。在种植时要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保证每株豌豆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通风透光良好。这样可以减少害虫在田间的滋生和繁殖。据实验表明,适宜的种植密度下,害虫的发生数量可减少30% - 50%。同时,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和杂物,因为它们是害虫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物理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在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捕蚜虫、蓟马等害虫。黄色粘虫板能够有效吸引这些害虫,使其被粘住无法逃脱。一般每亩悬挂20 - 30片黄色粘虫板,悬挂高度与豌豆植株顶部持平,效果较好。

生物防治则是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种植的有效手段。可以释放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草蛉等,它们能够捕食蚜虫、菜青虫等害虫。据研究,释放适量的瓢虫,一头瓢虫每天可以吃掉几十只蚜虫,对控制蚜虫的种群数量效果显著。

最后,化学防治要根据虫害的发生情况合理选用农药。在选择农药时,要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喷施。一般来说,在害虫初期发生时,可选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当虫害严重时,再选用化学农药。喷施农药时,要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在高温时段喷施,以免影响药效。

在平原种植豌豆,防虫工作刻不容缓。只有通过科学的防虫措施,才能确保豌豆的产量和品质。看着那饱满的豌豆粒,仿佛能感受到种植户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因为只有防虫做好了,才能迎来丰收的喜悦,收获那沉甸甸的希望,让这片土地在岁月的沉淀中,不断绽放出丰收的光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