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乐华:2024“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教师培训感

凉州文化 2024-05-10 01:35:37



2024“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教师培训感

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魏乐华

我是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四年级3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平时就围着我那44个“机灵鬼”转,这次出门学习,就是我走出沙漠,探秘秦岭的过程。

在培训中最让我鼻子一酸,感动到心里的是:专家们都把学生当成学习真正的主人。他们关注的是孩子们心中真实的疑问,关注的是孩子们学习知识过程中的思维经历。

例如罗鸣亮老师的《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开门见山地用一个1÷4引发了学生:“你为什么要列出这个式子?”“1比4小如何除出来正确答案?”“你要用这个算式来算什么?”“1能除动4吗?”“这个式子怎么计算”……这样一连串真实而发人深省的问题。

前辈们曾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罗老师静静地等待,换来学生自由的思考。此刻,龙应台笔下的场景重现眼前: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罗老师在巧妙地引导后,做了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倾听学生真实的想法,学生的学习便从此刻开始。

真实的课堂生成,方显教师智慧。吴老师以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给我们做了示范。在建立速度模型时,她给了孩子们写出先知知识的机会。有孩子写“速度×时间=路程”,也有孩子写“速度÷时间=路程”。就在孩子们争辩的过程中,一个男孩儿发问了:“老师,为什么速度的单位有2个,是米/分钟?而不是米或者分钟?”这一刻,孩子们的想法像电路通了,有些人的大脑突然亮起来了。这便是歌德说的:“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吴老师的课堂就是允许孩子们出错的地方。

还有一个深刻的感悟便是:研究的深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例如潘小明老师上的《确定位置》,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较好,因为形象直观,但是潘老师却站在了研究数学史的高度,带学生们经历了创造平面直角坐标系(雏形)的过程,仿佛再现了1637年笛卡尔的思维过程。听着这样一位头发花白的专家如此“语重心长”的课,我肃然起敬。潘老师用自己研究的深度引领着学生深入持久的探究,引发课堂上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可见:差距不在课本,而在课堂。

培训有截止,学习无止境。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上好课才是一个教师的职责。现场听贲友林老师的课,感觉不太像公开课。关注了“贲友林学为中心”公众号后,收获很大,关注了“笨老师的数学课”视频号后,发现他的家常课更有公开课的味道。还让我兴奋的是:学习还能继续,沿着他的足迹,我们可以向上而生。

在秦岭的探秘过程中,我找到了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力量。

魏乐华,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

0 阅读:0

凉州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