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红到被“打回原形”,张小斐自断前程,反成娱乐圈最清醒的人

永卓的娱乐 2024-11-07 21:36:36

张小斐,大家对她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你好,李焕英》里的“国民妈妈”形象吧?但如果你了解她的故事,肯定会发现她远不止于此。她的选择,她的坚守,以及她的“清醒”,才是她真正的标签。尤其是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张小斐的决定简直是逆流而上的反操作:从一夜爆红到主动“隐退”,放弃别人都梦寐以求的机会,她的做法实在让人啧啧称奇——不为流量,不为热度,她真的是娱乐圈里最清醒的那个人!

要说张小斐的故事,那真是充满戏剧性。从小到大,她可不是那种天生注定要当明星的人,家里也算是艺术世家,但在娱乐圈的路可没想象中那么顺利。她自小学舞,5岁开始跳,11岁就进了中央民族大学的舞蹈系,天赋和努力自然不在话下,但谁能想到,尽管舞蹈做得很出色,她心里真正渴望的,还是成为一名演员!所以她毅然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可刚开始,张小斐真的是吃了不少苦头。刚进娱乐圈,她并没有像许多现在爆红的明星一样,迅速站稳脚跟,反而几乎成了“无名小卒”。她主演的电影《烽火岁月》虽然获得了一些认可,但没能像预期那样让她一举成名。甚至可以说,她那个阶段非常艰难,不仅常常拿不到剧本,连生活上都常常捉襟见肘。有人甚至笑她,觉得她根本不可能在演艺圈有所作为。张小斐那时过得非常艰难,住过地下室,甚至为了省钱,常常自己做饭。那些年,她经历了许多人看不到的低谷,甚至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但,她并没有。她告诉自己,只有熬过这段艰难时光,才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终于,转机来了。她加入了中国广播艺术团,开始接触到更多的机会,遇到了冯巩和贾玲,这两个人简直是她人生的“贵人”。在冯巩的帮助下,张小斐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出演了小品《小棉袄》,瞬间吸引了全国观众的注意。更让她抓住机会的是,她和贾玲成了朋友,后者不仅帮助她提升演技,还给了她许多展示自己的平台。她终于在喜剧领域崭露头角,渐渐积累了自己的粉丝和人气。不得不说,这个阶段的张小斐真的是“人气爆棚”,每个节目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不过,张小斐并不满足于此。虽然她已经在喜剧圈站稳了脚跟,但她始终有一个更大的梦想——成为一个多面手的演员。她不想只停留在“喜剧”这个标签上,她想挑战更多类型的角色,证明自己可以演绎各种不同的风格。她参加了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希望借此机会为自己打开更多的可能性。然而,现实却没那么简单。在节目中,张小斐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和支持,排练时间被压缩,资源有限,还时常被其他参赛者冷落。那段时间,她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获得更多机会,反而感受到了一些行业内潜规则的无奈。

就在大家认为她可能会因此沮丧时,2021年,她的《你好,李焕英》一举打破了票房记录,成了影史上少数几部过50亿票房的电影之一。张小斐凭借李焕英一角火得一塌糊涂,瞬间从“圈内人”变成了“全民妈妈”,几乎家喻户晓。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这时候的她并没有趁热打铁,反而作出了一个让人迷惑的决定——她解散了自己的粉丝后援会,主动选择淡出公众视野,减少曝光率。你能理解吗?这么火爆的事业,竟然选择自己“隐退”,这行为真是让不少人看傻了眼。

其实,张小斐的心里早有打算。她突然发现,娱乐圈的红与不红,忙与不忙,根本不能决定一个人是不是活得真实,能不能走得长远。在她看过无数圈内的风风雨雨后,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也不想一味迎合那些随时会换新的流量标签。毕竟,所谓的“红”与“热”往往只是昙花一现,最终留下的,只有那些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

然后,大家都知道了,张小斐的清醒选择并没有让她错失机会。相反,她愈发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之后的日子里,她不再为了博取关注而疯狂忙碌,而是选择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慢慢打磨作品,不急不躁。即便在《交换人生》上映后,票房和口碑并没有达到巅峰状态,大家也没看到她急着为此辩解或是气馁。张小斐依旧保持了她的低调与专注。她选择继续做自己,继续用作品说话。

她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为流量所困的艺人,正如她自己所说:“娱乐圈这么大,大家都在拼命去争取资源和曝光,但其实我更看重的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张小斐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演员的坚持,更是一个个体如何在喧嚣中保持清醒的榜样。

你觉得呢?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张小斐的做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0 阅读:0
永卓的娱乐

永卓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