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为被美打压事件的不断发酵和升级,芯片产业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老美科技起步很早,所以在芯片领域也有更强的技术优势。正因为如此,老美才能对华为、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国内芯片企业开展一系列的制裁行为。
在接二连三的无理打压下,“中国芯”不得不加快自研,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根据数据显示,2004年,咱们资产的芯片总量只有94亿块,而2022年,咱们自产的芯片数量就达到了3241.9亿块,短短18年增长了34倍。
随着“中国芯”实力的不断提升,咱们也彻底抛弃了“造不如买”的思想,开始有底气和老美正面硬刚,完全展现出“遇事不怕事”的态度。以美光来说,在察觉到美光存在“不安全因素”后,官方就对美光启动了安全审查,在确定美光存在“开后门”问题后,一点也不犹豫,提出了“停止采购”的建议。
当然,作为科技霸主,老美怎么能够容忍自家企业被禁售呢?拜登很快上演了一出“贼喊抓贼”的戏码,在“中国芯”重拳出击后,老美也对合肥长鑫出手了,和长江存储一样,拉入了“实体清单”。
作为国内存储数一数二的大厂,长鑫存储是美光有力的竞争者,尽管这家公司成立时间只有7年,但其发展速度极快,目前已经推进到了20nm制程,且估值已经超千亿。将长鑫存储拉入“黑名单”,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存储芯片的发展,但值得强调的是,经历了华为事件后,中企对于老美的这些惯用手段,早已做好了准备。
在老美打压中企的这几年里,美芯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美光就是个例子。根据数据显示,美光在今年第一个季度的营收很惨淡,只有40.85亿美元,同比下跌幅度达到了46.86%,且其净利润还出现了亏损。
要知道,中国市场曾“养活”了美光,贡献了约50%的份额,如今美光在中国市场仅剩下不足20%的份额,而国产存储芯片则成为了“香饽饽”。在华为事件后,中企已经开始多元化布局,且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再加上兄弟企业“抱团”取暖,“去美化”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事实上,美光被取代是必然,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目前,中国芯片产业最主要的目标,不是赶超美芯,也不是解决“卡脖”问题,尽早实现芯片的自给自足,才是当务之急。在2025年前,咱们要实现自给率达到70%的目标,美光也好,英特尔也好,高通也好,AMD也好,被“放弃”是必然的。
近几年,国产芯片的产能已经有了巨大进步,且中国芯片企业也加快了自研速度,在不少核心技术方面都实现了突破。如外媒所言,结局已经清晰了。“中国芯”将会痛定思痛,专注自研,不再依赖美芯。在美的打压下,反而加快了“中国芯”的发展,美芯正在自掘“坟墓”,愚蠢至极!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