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我是说事小门童 2024-08-31 15:18:41

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都是刑法分则明文规定的罪名,二者在构成犯罪的主体和主观方面,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是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都是构成该罪的犯罪主体;两个罪名构成的犯罪主体的主观方面,都是过失性犯罪。

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在于:二者构成犯罪的客体不尽相同。

- 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即公共交通领域内不特定的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体,被限定在公共交通领域内,主要包括城市内交通网络,城市间的高速公路等等;而将工厂、企业内的封闭性园区之内的道路,进行封闭式管理的居民小区室内的道路等等,都排除在外。(如果发生在机动车辆之间或者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行人的事故,参照《刑法》或者《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执行。)

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体,不仅包括参与交通活动的人的生命,还包括其健康。而且,还包括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造成公私财产损失,行为人无能力偿还,数额达到30万元人民币以上。)

此处是赤裸裸的“富人条款”。

建议,在参与交通活动过程中,远离豪车,珍爱自由。

- 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仅仅局限于自然人的生命,不包含其他任何因素。

而且,涉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并没有像交通肇事罪一样规定,发生的涉嫌犯罪行为的地理区域。

交通肇事罪与故失致人死亡罪的法律规定的量刑结果,具有一定区别:

- 交通肇事罪:法律实务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的量刑结果,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涉嫌犯罪人员能够具有积极悔罪表现,能够与受害人之间达成刑事谅解,取得受害人的和解书,在案件侦查初始阶段即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最终得到法院作出缓刑判决的结果,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 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罪,涉嫌犯罪人员具有悔过行为,得到受害人的刑事和解,可能得到法院缓刑判决结果。但是,涉嫌犯罪人员依法不会得到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判罚结果。

0 阅读:68

我是说事小门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