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盈盈,碧波荡漾,桃花灼灼,莺飞草长,当第一缕春风拂过校园的紫藤花架,当凌霄的新绿爬上教学楼的窗台,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天!春天!春天!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的艺术情操,3月24日上午,信阳市平桥区第七小学全体师生齐聚操场,以一场浸润诗意的升旗仪式,让童声与春韵在国旗下交织成歌。全体师生在浓浓的诗意中感悟春之生机,厚植成长力量。
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在晨曦中缓缓升起。全体师生肃立敬礼,心中涌动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崇高敬意。这一刻,爱国情怀在每一位七小人心中深深扎根。带着这份庄重与期待,我们开启了新一周的第一课——感受春天的美好。
《村居》歌声响起,二年级的三个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找春天了。春天到底在哪里呢?原来,春天藏在高鼎的《绝句》里,藏在苏轼的题画诗里,藏在曾几走过的三衢道中,还藏在苏轼的《定风波》里……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随着清脆的童声划破晨光,汉服广袖轻扬间,《村居》等经典诗篇如清泉流淌。一句“绿阴不减来时路”恰与掠过枝头的雀鸣共振;当“儿童散学归来早”的齐诵声起,孩子们手中的纸鸢应声舞动,恍若将辛弃疾笔下的东风邀进校园。
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春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让我们一起跟随作家朱自清的脚步一起去感受春天蓬勃的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是青草的新绿,是繁花的呢喃,是生命的礼赞。五(8)中队的全体师生用最清澈的声音、最灵动的身姿,共同演绎属于我们的春天!
稚嫩而坚定的声音传递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老师则以深情并茂的朗诵,为这场春天的盛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那优美的文字仿佛化作了灵动的画面,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流淌开来。
队员们用清越的嗓音,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化作可视可触的画卷。看,孩子们指尖轻点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便在大家眼前次第绽放;合诵声浪涌动时,"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的蓬勃朝气感染了全体师生。
队员们的精彩展示让全体师生不仅重温了经典文学的魅力,更深刻体会到了春天带给我们的生机与活力。正如文中所描述的那样,“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赞美,更是对我们内心世界的呼唤——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开始!
张安忍副校长做国旗下讲话。张校长寄语同学们,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更是播种希望的起点。我们站在国旗下,感受春风拂面,聆听国旗飘扬的声音,心中激荡着对祖国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五(8)班的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了春的生机与力量。愿同学们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像春笋一样茁壮成长,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最后,张校长鼓励大家要珍惜时光,拥抱春天,努力学习,愿大家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步伐,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美好篇章!
大队部严恒恒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严老师告诉大家,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开始,是希望,让我们在趁着这大好的春光,在课堂里扎根,于实践中抽穗,让理想同草木竞发,将奋斗的绿意铺满新的征程!让我们迎着朝阳,和春天一起拔节生长!最后,严老师带领全体队员庄严宣誓。
当经典诵读遇见烂漫童真,当传统文化碰撞时代新声,这个清晨的国旗下,我们不仅遇见了春天,更遇见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那是用诗意浇灌,用美好滋养,终将亭亭如盖的成长。
这场升旗仪式不仅是一次与春天的浪漫邂逅,更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生命教育的生动叙事,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是春天的主角,每颗童心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诗行。今日,我们以春天之名,让传统文化浸润童真;明日,七小少年将以成长作答,让千年文脉绽放新芽。从今天起,做自己的春天,用晨读的书声唤醒朝霞,用奔跑的脚步丈量成长。把春天的种子,播撒在人生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春天!
编辑:凯升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