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和产城融合国际新城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顺义区高标准编制了顺义区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聚焦国际化类海外,重点建设临空经济先行区和产城融合国际新城。

北京市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崔小浩表示,为此,设定15项高质量发展指标,到2030年:经济总量将突破3300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500亿元、天竺综保区年进出口额超过2000亿元、对外骨干交通廊道达到12条。

为实现上述目标,顺义区将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地。一方面,推动高端制造业“挑大梁”。提升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能级、做强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完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生态、加快智能装备产业升级、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多元化发展,到2030年,“五大高端制造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另一方面,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效”。发挥航空服务引擎作用、增强商务会展外溢效应、强化产业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完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到2030年,“四大现代服务业”总营收超过5000亿元。

二是巩固对外开放主阵地。围绕“国际化类海外”定位,集聚更多国际资源要素。一方面,发挥开放平台作用。打造1+4产业体系,促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用好天竺综保区政策功能,落地更多制度创新成果;以国家级中德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中德(欧)经济技术双向合作”示范样板;办好“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区域影响力。另一方面,优化开放环境氛围。统筹推进“国门”再造,加快建设和引进国际化教育、医疗等项目,围绕生活场景等融入更多国际化元素。目前,已启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后续,将进一步打造类海外环境,为外资外企和外籍人才营造富有“家乡气息”的投资沃土。

三是建设宜居宜业新高地。第一,强化交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今年将开工建设R4线一期(项目建成后,市民从位于顺义中心的燕京桥站坐车,无需换乘,10分钟即可到达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30多分钟到达东二环),加快推进京密高速、东部发展带联络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与中心城区、“三大科学城”快速连通;围绕交通站点及周边区域,建设更多具有活力的区域中心,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商平衡。第二,高标准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引入中心城区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抓好区域医疗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综合文化中心等设施建设。第三,充分激发新城消费活力。优化商业空间布局和消费供给,加快首都机场商圈规划建设,推进祥云小镇品质提升,进一步壮大跨境电商规模,着力打造北京东北部“城市级”商圈。

此外,还会同市级部门,围绕规划实施、园区建设等七个方面,制定了21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赋能顺义区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

记者叶中华

2 阅读:80

评论列表

用户84xxx98

用户84xxx98

1
2025-02-16 10:17

计划太保守了,应该争取发展更多门类尖端产业,尤其是要在AI信息,机器人,生物医药,软件创新,这些方面发力,争取2030年达到5000亿GDP,2035年达到万亿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