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万物复苏,暖风徐徐。从城区驱车一个多小时,穿过蜿蜒的农村公路,行至南康区隆木乡樟村村口,迎面而来的是耕地机的轰鸣声与村民的欢笑声交织的幸福交响曲。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隆木乡樟村,曾因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被称为南康的“西藏”。2021年,赣州市南康区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南康烟草)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斌带领团队扎根于此,通过党建聚力、产业夯基、生态塑形、法治护航、教育润心——五维发力之下,南康烟草坚持以白鹤岭为纽带,书写了一幅“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画卷。
党建聚力:从“单兵作战”到“党群同心”
乡村振兴的“硬核引擎”,在于党建引领。驻村之初,南康烟草党支部与樟村党支部就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结合党的集中教育活动,深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责任田”制度,区局党支部23名党员与樟村84户脱贫户“结对子”,为84户脱贫户制定针对性帮扶计划,在帮扶增收的同时助力解决村民日常“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南康烟草党支部联合樟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员应急作用发挥机制,成立4支“党员突击队”,在春耕秋收农忙时节开展义务助农活动,解决村民用工难题,已累计服务超2000工时。
樟村村支书张宝明感叹:“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上,再难的坎儿也能迈过去!”
产业筑基:从“撂荒地”到“聚宝盆”
樟村坐拥白鹤岭的生态资源,但早年因青壮年外出务工,土地撂荒、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南康烟草乡村振兴工作队派驻后,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资源禀赋,开展乡村农旅可行性调研,形成上万字的规划报告,提出“以农兴村、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
一系列“组合拳”,让樟村曾经沉睡的撂荒地被唤醒。通过流转600亩土地成立合作社,村民以土地的形式入股合作社,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引入富硒稻、有机蔬菜等特色种植,配套光伏发电、中药谷项目,形成“水稻+多元产业”的立体格局。
2024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突破1400亩,亩均增产15%,户均增收2.8万元,带动脱贫户就业超80户。樟村脱贫户明经伍感慨:“以前种地难,现在合作社帮我们育苗、收割,年底还有补贴、分红,一年能多挣上万元!”
为破解农产品销路难题,驻村队员刘孔军还常常化身“带货主播”,在抖音平台推广樟村茶油、大米等特产,单场直播最高销售额曾突破3万元,用数字化手段打通了“田间到舌尖”的最后一公里。
生态塑形:从“脏乱差”到“绿富美”
如今的樟村,美丽乡村的“形”与“魂”在此交融。白鹤岭非遗工坊里,孩子们脚踩水车体验古法灌溉;樟村稻作文化馆中,耄耋老农演示传统舂米技艺;水稻公园内,彩色稻田绘就“乡村振兴”大地艺术。
帮扶之初,南康烟草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投入资金修缮村道、安装太阳能路灯,樟村硬化路面覆盖率达90%;发动村民拆除危旧土胚房,改造赤膊房,清理河道垃圾,打造“微菜园”“微花园”,昔日斑驳老旧、污水横流的村巷蜕变为“一步一景”的生态长廊。
最令人瞩目的是“白鹤岭旅游带”的崛起。依托17间闲置农房改造的奇石馆、农耕研学基地,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带动民宿、农家乐增收46万元,昔日的贫困村蜕变为“赣南醉美乡村”。
“以前房子空着发霉,现在成了‘金窝窝’!”村民张重学将老宅改造成民宿,年增收近万元。
法治护航:从“乡野无序”到“文明有序”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樟溪河畔的法治文化长廊内,村民刘大娘正驻足观看《土地承包法》案例漫画:“以前签合同总怕吃亏,现在有了法律顾问把关,心里踏实多了!”2024年,南康烟草实施“法治强基”工程,利用村两委办公楼建成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法治书屋和“纠纷调解室”,配备兼职法律顾问2名,全年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12场。
普法宣传更接地气。驻村工作队创新“法治+非遗”模式,将《民法典》编入客家山歌、采茶戏,通过“田埂夜话”“榕树讲堂”等场景化宣讲,全年举办法治文艺演出8场,发放普法手册2000余份,覆盖村民超95%。针对涉农纠纷,建立“三级联调”机制,2024年成功化解土地流转、劳务纠纷等矛盾3起,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教育润心:从“贫困辍学”到“希望萌芽”
“我想考上大学,回来建设家乡!”在樟村“微心愿”达成仪式上,留守儿童袁星明捧着南康烟草志愿者送来的新书包,眼里闪着激动的泪光。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曾经,由于临时监护人辅导不力、生活照顾不周以及长期缺乏亲子沟通等原因,导致樟村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均受影响,厌学、辍学前往广东务工的情形时有发生。2024年,南康烟草启动“护苗成长计划”,一方面,投入20万元提升乡村学校环境,修建樟村书屋,设立“春苗奖学金”,拓宽学子视野、激励学子奋进。另一方面,创新实施“烟草妈妈”结对机制,30名女职工与留守儿童结成‘亲情对子’,开展走访慰问、心理疏导、安全防护等志愿服务活动,用心用情守护樟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连绵成片的高标准农田里,樟村广袤的土地里正孕育着新的希望。从“穷山沟”到“幸福村”,樟村的蝶变是南康烟草践行“两山”理念、深耕乡村振兴的缩影。如今,白鹤岭下的这片土地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正如村民自编的山歌所唱:“烟草帮扶情意长,青山绿水变银行;法治新风润心田,幸福日子万年长!”(刘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