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发布。本次清单涉及定点医药机构、医药企业、参保人员三个主体,共列出六个主要事项,包括医药企业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直接结算等。
“从清单上看,医保局对于六个主要事项进行了事项内涵的阐释,部分事项还列出了具体的完成时间,这对于推动政策落地、明确实施路径具有重要意义。”2月15日,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尽管清单只有六条内容,但都精准把握关键症结,充分展现了医保局“小切口、大改革”的工作思路。
以定点医药机构关于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的说明为例,清单明确:2025年底前,全国80%左右统筹区基本实现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清单中关于医疗企业的部分涉及两大事项,分别是: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直接结算和医药产品挂网全国联审通办,也都给出了更为具体和落地的执行内容。
“在经济下行的影响下,医院和药企都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即时结算、直接结算等措施,有利于缓解医院的经营压力,对药企而言也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资金成本。”金春林称,新药上市挂网一直是企业非常关注的焦点,最新清单中提到的“资料一次提交、一省核验,信息全国通享”是非常好的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清单中最多关注的还是参保人员的部分,共涉及三大事项,分别是:门诊慢特病10个病种跨省费用直接结算、参保人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一次性支取(个人身后)以及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使用。
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中个人事项中有一条涉及医保部门,主要是关于个人身后参保人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一次性支取。在医保局最新发布的清单中也进一步明确,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身后一次性支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内余额。
“国家医保局的最新清单是对国务院办公厅“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医保领域的进一步细化与落地。”2月16日,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针对医保领域的实际情况,将国务院政策层面的内容具体到可操作的具体事项,也是为了确保国家层面的政策在医疗领域得到贯彻执行。
具体来看,关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使用问题,清单在执行层面进一步明确,2025年底前,全国90%统筹区通过“医保钱包”实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给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属,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用于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的个人缴费。
主编:杨小明
校对:任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