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管家”让老旧小区“焕新颜”

从“无人管”到“专业管”——

“共享管家”让老旧小区“焕新颜”

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关系千家万户,是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管理的“民生大事”。为深入挖掘社区物业管理的创新经验与成功实践,邢台日报社即日起推出“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的邢台探索”系列报道,组成记者小分队深入社区一线,实地探访老旧小区如何实现华丽蜕变,解析物业多元化服务的生动样本,全方位展现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物业企业协同共治的“邢台方案”,为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梁慧丽

2月16日,襄都区北大街街道色织南生活区内工人们熟练地安装着电动车充电桩,保洁人员则在居民中心进行深度清洁。居民翟玉霞感慨道:“‘共享管家’上岗后,小区的设施逐步完善,环境也焕然一新,变化肉眼可见,老小区越来越‘年轻’喽!”

色织南生活区是一个有着40多年房龄的老旧小区,2024年以前既无专业物业接管,也无规范管理体系,且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较差,是典型的“老破小”。这一情况并非个例,在我市,老旧小区因其规模小、单独管理成本高,加之居民购买物业服务意识不强,普遍处于无物业管理状态,一直是城市治理的“洼地”。

面对这道老旧小区“失管”难题,我市拿出了破局密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创新推行‘共享管家’模式,实现老旧小区从‘无人管’到‘专业管’的转变。”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科长苑宗辉介绍,该模式按照“物业打包管理”理念,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将所有无物业的老旧小区组团式管理,集中给一家物业公司实施管理服务,让老旧小区共享保洁、秩序维护、投诉维修等服务资源,通过规模效应摊薄运维成本,提高老旧小区物业企业化覆盖率。

与此同时,考虑到老旧小区退休职工与老人占多、居民收入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物业公司推出“菜单式”分级服务,既有每平方米0.3至0.5元的月费标准,也有108至180元的包年方案,对应不同服务项目,居民可“按需点单”。

眼下,襄都区3个街道办事处打包182个小区,通过“共享管家”引入物业企业管理,物业企业覆盖率由原来的26.8%提升为53.7%;临西县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推行“国有管家+共享管家”模式,组建国有城投物业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对16个小区提供专业化物业企业管理;市住建系统下属冀美物业集团践行国企担当,在市区对68个小区开展物业兜底式服务;交建集团下属路桥物业公司参与“共享管家”模式,打包服务襄都区5个老旧小区……

得益于专业的物业管理,社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居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安鹭(河北)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入驻北大街街道色织南生活区后,小区安装了智能道闸,居民靠“刷脸”就能便捷进出,有效防范了外来人员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西大街街道引入邢台市前澄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后,物业对金水湾小区多年因故障无法使用的监控进行全部维修,对小区公共照明进行了全面增配和修缮,小区15栋楼均新配备了消防器材,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一个个被解决的问题变成好口碑积累下来,居民们也在用行动投票。“以前老旧小区居民不愿意交物业费,觉得这是‘冤枉钱’,现在几乎不用做动员工作,很多人都主动交。”襄都区住建局副局长孙雷说,“用居民的话说,我们这是实现双向奔赴了。”

老旧小区焕新的“治理密码”仍在续写新篇。接下来,市住建局将继续推行“共享管家”和“大物业”管理机制,不断推动老旧小区管理服务向规范化、社会化和精细化发展,努力实现主城四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让更多居民住得舒心、安心、放心。

0 阅读:0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