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从东莞市红木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木棉电子”)传出。该公司与中科院系统强强联合,由双方技术和科研骨干组成的团队,历经一年多的不懈探索与试验,成功设计、开发出中国国内首条干法电极的全固态电池制作线,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全固态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成为了全球电池技术研究的热点。然而,干法电极技术作为全固态电池制备的关键技术之一,一直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此前国内尚未有企业成功实现干法电极全固态电池制作线的量产。
在此次合作中,红木棉电子凭借其在电子科技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工程化能力,与中科院系统的科研优势形成了完美互补。以中科院系统的研究人员为代表的科研骨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干法电极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创新。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科研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终于成功设计、开发出国内首条干法电极的全固态电池制作线。
这条制作线具有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显著特点。其采用的干法电极技术,避免了传统湿法电极工艺中溶剂的使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还显著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此外,制作线还配备了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电芯品质优异。
经检测,通过该制作线生产的电芯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电芯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智能穿戴等领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红木棉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国内首条干法电极全固态电池制作线的成功开发,是公司与中科院系统院所合作的重要成果。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为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系统的科研骨干也表示,此次合作是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成功典范。未来,科研团队将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为我国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
随着国内首条干法电极全固态电池制作线的成功投产,我国全固态电池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相信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全固态电池技术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