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森林防火进入关键期。德阳绵竹市着力在“防”字上下功夫,紧盯辖区内重点林区、重点部位,通过“人防+技防”模式,一体化筑牢森林“防火墙”,确保全市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月13日,在汉旺镇新开村森林防火检查站,值守人员卢富贵和吴东正在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排查检查,做好进山人员登记、检查是否携带打火机和易燃物品等,并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卢富贵说,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他们严格落实进山登记,出山销号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
汉旺镇拥有全市三分之一的森林,森林面积达到18万余亩,涉及13个村(社区),森林防灭火形势十分严峻,全镇一共有36位护林员。在重要节假日,该镇还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森林火险隐患大排查行动,确保森林防灭火预案科学有效、人员在岗在位、机具准备充足、火源管控措施得力、重点部位有人值守。
每天清晨,九龙镇棚花村护林员曾祥兴便骑上摩托车、带上镰刀前往负责的巡防区,开启了一天的巡林工作。巡山护林、植树造林、防火宣传、隐患排查……他负责的巡防面积达5000余亩,一干就是25年。
为落实源头管控,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绵竹对全市152名森林防火护林员建立了统一的考核考勤制度,明确管护区域和管护责任,护林员登录“监测即报系统”开展巡山护林,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充分发挥护林员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前哨作用,坚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除了“人防”,无人机巡防也是绵竹市森林防灭火的“利器”。随着一阵嗡鸣声响起,一架无人机在九龙镇白房子水沟边片区腾空而起,在该镇自然资源办工作人员罗康林的熟练操控下,开始了日常森林火情巡查监测,全方位拍摄并实时传送林区影像,清晰地捕捉林区各种动态信息。
“与传统巡林方式相比,无人机可以不受地形限制,对重点山头地段、高风险火灾隐患点等进行全方位巡查,做到森林防火‘精密智控’,有效提高森林防灭火应急处置效率。”罗康林说,一旦出现火情,扑火队伍能快速抵达、迅速扑灭,从而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扑火目标。
目前,绵竹市利用全市11个森林防灭火视频监控系统林火监测云台,对重点部位开展无人机巡护监测,与护林员日常巡护相结合,构建起“空地一体、人机结合”的立体森林防灭火监测预警体系,切实提升森林火灾监测预警能力。沿山各镇还结合辖区实际,通过“森林防火宣传月”“防灾减灾宣传周”等关键时间节点,利用LED显示屏、“村村响”广播、宣传车、坝坝会等载体,向广大群众进行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同时,及时发布森林火险警示信息,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森林火险信息,掌握应对措施,共同守护绿色生态家园。
拓展阅读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