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何必去远方,邵阳就是好地方”——邵阳市青年创新创业热情高涨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昌小英通讯员肖品谢婷

春节假期刚过,邵阳市的创新创业青年们便忙碌起来。实验室里做研究、奔赴各地谈合作,大家创新创业的热情在这片土地上持续升温。

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2024级研究生张蕊干劲十足,她所在的团队凭借“点‘芥’成金——益生菌芥菜清洁生产的引领者”项目,在“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进校园”邵阳专场路演活动中脱颖而出,接到武冈市特色产业发展中心抛来的橄榄枝。

近两年来,邵阳市报名参加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的项目超1万项,参与人数达3万余人,带动就业5000余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62个、省级立项213个;获得国家级奖项20项、省级奖项62项。

厚植创新创业好生态

邵阳市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铺路。

2024年12月,邵阳市印发《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措施》,明确从拓宽金融支持渠道、落实人才政策、遴选创业导师等8个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还出台70余条普惠性政策,涵盖创业贷、生活补贴等多方面,将每年4月23日设为“邵阳市人才日”,5月18日设为“邵阳市大学生创投日”,以高规格礼遇人才、高标准支持创新创业。

曾师从袁隆平院士和李必湖教授的青年王杰,2017年被邵阳的创业政策吸引,将公司搬迁至邵阳,取名湖南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年来,他带领团队成功培育6个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其公司22个水稻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实现经济效益500多亿元,带动1600多名年轻人在家门口创业致富。

2021年,“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王婕接棒父亲在邵阳的公司,专注高压胶管研发生产。3年来,在政策支持下,其公司获得15项自主知识产权,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如今,公司已扩建2.7万平方米厂房,成为省内唯一一家制造液压胶管的规模企业。“创业何必去远方,邵阳就是好地方。”王婕对家乡创业环境给予赞许。

邵阳鼓励创业,政策掷地有声,更有真金白银支持。今年1月,邵阳市设立我省市州层面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0万元。该市还积极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2024年,全市发放创培补贴1377.692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312笔、共计30861.23万元。

打造“全链条”服务机制

邵阳精心打造“全链条”服务机制,以服务温度提升创新创业热度,为创业者提供从就业扶持、创业指导到技能培训等全方位的保障。

2018年,时年20岁的岳海雄从北京回到邵阳投身文化创意产业,初期面临诸多困境。参加了邵阳市创业培训课程后,他获得“一对一”导师指导,项目成功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享受创业担保贷款、财务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如今,他带领团队创建了5个文创品牌,开发出一系列地方特色文创产品。

邵阳市构建“政府支持、企业对接、学校主导”的开放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成立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为创业者提供实战平台;利用学校、社区青年之家等阵地,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和服务中心,开展公益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目前,全市建立25家专业的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667个;建立各类创新平台,集聚118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00余名“高精尖缺”人才,与30余名院士专家保持长期合作,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湖南首个分中心也设在邵阳。

邵阳学院组建38名导师的师资队伍,搭建省级孵化基地和多个校企合作基地,入驻企业42家。近3年立项321项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帮助2000余名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邵阳市还充分发挥遍布全球的百万邵商资源优势,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平台支持和经验指导。比如,长沙邵阳商会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福建邵阳商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邵阳职院非遗产业学院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创新创业成果有效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6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全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56家。

青年在邵阳大有可为

青春邵阳,创新创业何处可为?

“邵阳正奋进发展,青年在邵阳大有可为!”2月10日,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程蓓在邵阳市大学生新春座谈会上,真切回应青年学子的提问。

近年来,邵阳做强“工业洼地”“特色产业高地”及文旅融合、数字经济等产业品牌,聚焦“八大行动”,构建“3×3”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抓链群建设。截至目前,该市省级产业集群数居全省第3,其中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居全省第1。此外,该市大力发展对非贸易,鼓励电商、新消费、服务业等新兴业态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邵阳创新创业故事层出不穷。

返乡创业大学生罗莎莎与母亲杨彩虹一起,投资1.6亿元在邵阳县成立湖南蓝印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上百种文创产品,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标杆项目。返乡创业大学生钱葭创办湖南赧水壹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打造“滩头木版年画”“花瑶挑花”“魏源文创”三个文创IP,研发生产出80余种非遗文创产品。

新邵县雀塘镇土生土长的“80后”青年安枭,在看准新邵县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后,与好友一起投资成立湖南鸿腾铝业有限公司,目前年产值已突破4亿元。城步苗族自治县“90后”姑娘杨淑亭在大山里成功发展跨境电商,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致力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展示的“大舞台”,邵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近期,湖南省发布的《2024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表现优秀地区》表上,邵阳排名居全省前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