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儿科医生,我日常接触许多患儿,深知健康快乐对一个家庭的意义。”2月17日,“90后”儿科医生李林(化名),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他告诉记者,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仅是医学手段,更是生命的延续。
李林是当地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儿科医生儿科医师,主要为周边地区儿童提供健康保障和疾病治疗,他与另一位同事共同支撑起这片天地。他们建立了28个专门的患儿教育交流群,服务于大约5500位新手母亲,每天需要解答超过300个问题。
2016年,李林是在大学捐献血小板的时,看到了关于中华骨髓库的宣传,便加入了骨髓库。2024年11月,李林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当时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第一反应是重大责任落在肩上,因为电话背后是一条亟待拯救的生命,但想到患者家庭的煎熬,想到我的捐献有可能为病情带来新的希望,我立即确认了捐献意愿。”
2月17日,李林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9401例,湖北第70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章晟摄。
由于李林过去饮食上不够注意,加上医生工作的特性常常需要长时间坐着,他的体脂率偏高。“为了确保能够顺利进行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我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并且加强身体锻炼。在工作日里,我也会尽量找时间活动身体,避免熬夜。”李林提到。
李林安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通过分离珍贵的造血干细胞被提取出来。李林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9401例,湖北第70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主编:王振雅
校对: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