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活化石”中华秋沙鸭“到访”内江资中

人民网成都2月17日电“快看,水中好几只中华秋沙鸭……”2月14日,沱江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镇双峰社区段,数只憨态可掬的中华秋沙鸭吸引了前来观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它们,或在浅滩冲浪,或在水中捕食,或在石上栖息,为秀丽的沱江增添了新的生机与灵性。

据悉,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以其独特的羽冠和鱼鳞状斑纹著称,数量极其稀少,成为如活化石般孑遗动物,有“鸟中活化石”“水中大熊猫”之称,科学研究价值极高。中华秋沙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EN(濒危)等级,同时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等级。

“近期,我们发现河中来了不少中华秋沙鸭,居民们都很欣喜,也让我们感到保护好‘国宝级’动物的责任。”资中县球溪镇人大主席刘刚说。

中华秋沙鸭的“到访”,引起了资中县生态环境局和球溪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随即制定保护措施,向居民发放《保护中华秋沙鸭栖息环境的倡议书》,沿河张贴宣传标语,普及中华秋沙鸭的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了沿河的环境治理和巡逻,严禁伤害中华秋沙鸭,持续巩固候鸟栖息地的良好生态。

“我们是第二次到这里来拍摄了,中华秋沙鸭对水域环境要求极高,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从成都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李建书称赞道。(彭茜、王斌)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