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哪吒2》仅21天就拿下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第一,光线传媒却难逃“成也爆款,败也爆款”,两天之内股价回撤33%,市值蒸发200亿元

金融界 2025-02-18 21:21:18

据网络平台数据,上映21天后《哪吒之魔童闹海》(即《哪吒2》)总票房(含预售及海外)已突破123.19亿元,超过《头脑特工队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同时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8名。

不过《哪吒2》的票房增速真在放缓,2月17日《哪吒2》的单日票房为1.92亿元,为上映以来单日票房最低。近日两大专业票房数据分析平台均下调了《哪吒2》的最终票房预测。其中,猫眼专业版显示,《哪吒2》预计总票房连续两日下调,从160亿元分别下调至157.4亿元、151.25亿元。

如果按照目前最低的151.25亿元的票房计算,《哪吒2》仍将超越2015年上映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累计票房150.19亿元),跃居全球影史票房排行榜的第五位,仅次于《阿凡达》《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阿凡达:水之道》和《泰坦尼克号》。

《哪吒2》票房下一步增长点在港澳。2月18日,国家电影局发布消息称,《哪吒2》于2月18日在香港举行首映仪式,并将于2月19日在澳门举行首映仪式。2月22日起,该影片将在港澳地区全面上映。

此外,海外票房也是《哪吒2》的一大增长点,目前北美票房为830万美元,澳大利亚票房为217万美元。

光线传媒两天之内股价回撤33%

虽然《哪吒2》票房屡次突破新高,但是《哪吒2》的发行方光线传媒却遭遇滑铁卢,两天股价大跌19.95%,截止今日收盘光线传媒股报27.80元/股,若从41.68元/股历史高点算起,光线传媒股价两天回撤超过33%。

在17日盘中,光线传媒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大关,但是随着股价下挫,光线传媒市值两天蒸发超过200亿元。而200亿元市值对于A股大部分公司都难以企及。截至今日收盘,A股只有789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了200亿元,有4610家上市公司市值位于200亿元下方。

再此之前,光线传媒股价一路走高,从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7日)的9.53元/股,暴涨之2月14日收盘的34.73元/股,9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264.42%,总市值飙升至1018.84亿元,是昔日行业龙头华谊兄弟市值的十倍之多。

2月13日晚间,光线传媒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股票交易连续2个交易日内(2月12日至2月13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形。

公告特别强调,该公司董事会已进行自查,并向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就相关事项进行了核实。公司及子公司出品、发行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已于2025年1月29日起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目前正在热映中;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等。

虽然光线传媒一再强调核实了相关事项,但是光线传媒实在是赚的盆满钵满。

2月5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截至2025年2月4日24时,《哪吒2》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7天,累计票房收入(含服务费)约为人民币48.40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公告提到,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9.50亿元至人民币10.1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若按此结算,光线传媒的票房分账比例约为20%。

按照目前123.19亿元票房,20%票房分账比例计算,光线传媒可从《哪吒2》中获得约24.6亿元的收益。

票房预期下调成导火索

但是在A股却上演了利好出尽的经典戏码,票房预期下调成导火索。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哪吒2》预测总票房在2月16日至18日期间,从160亿元连续下调至151.25亿元,降幅达5.5%。核心观影群体——学生与年轻上班族在春节假期后返岗返校,直接导致单日票房从峰值期的单日超8亿元,骤降至工作日的不足2亿元。这一变化触发资本市场对光线传媒业绩“前高后低”的担忧。

而积聚的获利资金疯狂涌出,2月17日光线传媒开盘半小时换手率飙升至10.87%,创下本轮行情新高,显示资金分歧加剧。有私募人士指出:“影视股缺乏长期估值锚点,短线资金快进快出特征明显。当市场热点转向AI等新主线时,抛压必然加剧。”当日龙虎榜数据显示,2卖出前五席位合计抛售7.2亿元,占当日成交额的23%,机构与游资均参与离场。

尽管《哪吒2》创下国产动画票房纪录,但光线传媒仍未摆脱“单片定生死”的行业魔咒。公司2024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幅仅25.08%,主因是缺乏爆款支撑。目前其储备项目《大鱼海棠2》《姜子牙2》尚未定档,业绩空窗期加剧市场担忧。

光线传媒最终难逃影视行业“成也爆款,败也爆款”的深层逻辑。

本文源自:金融界

0 阅读:90
金融界

金融界

财经媒体、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