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宝安区七届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实施“四块地两间房十二快”,构筑城市空间发展“新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城,2月17日,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在沙井街道星展广场举行综合整治审查工作及配套政策宣贯会,通过政策赋能,多措并举,贴身服务,全面激发园区整治的积极性,推动低效工业区加快改善环境、消除隐患、完善功能、转型增效,不断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有质效、低成本、可持续的承载空间。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区住房和建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各街道办、宝安设计集团以及园区项目单位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旧工业区从“低效”走向“高效”,从“传统”迈向“智慧”。
此次活动分两个议程,第一议程精准服务正在开展综合整治申报的工业园区。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相关负责人率先对旧工业区整治提升政策进行详细解读,指导园区主体如何通过该政策实现园区功能完善、消除安全隐患等目标,并对园区主体编制申报材料容易产生疑问的环节进行详细解释。
“我们希望通过综合整治,让旧工业区焕发新生,成为宝安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该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政策的制定不仅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更是为了适应未来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需求。从政策的主要内容到获取方式,再到整治提升方案的审查要点,每一项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为园区整治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有力的支持。
紧接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住房和建设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轮流发言,对如何推动旧工业区转型升级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园区进行详细的政策讲解。
现场提问环节,多个园区项目单位负责人纷纷提出了目前遇到的“疑难杂症”。例如“我们的园区内有一些铁皮房,影响了整体外观,是否有具体的整治建议?”“我们的新厂房在去年5月已验收合格,今年我们在此基础上搭建连廊,是否还需要做房屋安全鉴定报告?”
面对这些具体问题,各职能单位负责人一一作答。对于一些现场无法立即回答的问题,相关部门也认真记录,在会后讨论出最佳解决方案后及时反馈给园区项目单位。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不仅解决了园区整治中的实际问题,也增强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与信任。
第二议程,聚集综合整治补贴,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对补贴要求、申报材料进行解读。补贴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园区整治投入主体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根据政策,园区建筑外立面改造、内部结构加固、加建辅助性公用设施等多项内容均可纳入补贴范围,具体包括电梯、连廊、雨棚、立体停车设施、消防设施、景观绿化设施等。
“我们希望通过补贴政策,激励更多园区主动参与到综合整治中来,推动宝安区工业区的整体升级。”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宝安区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审批流程,推动园区从“整治”向“提质”转变,打造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三化”产业园区。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冬梅通讯员粟小玲文/图